泉州或为“南海一号”始发港 发掘出大量德化窑口瓷器
“南海一号”沉船发掘现场
相关链接:
南海一号
1987年,英国海洋探测公司与广东救捞局合作,在广东阳江海域搜寻一艘18世纪东印度公司沉船时,意外发现“南海一号”。从1989年至2004年,国家文物局先后8次组织水下考古队对其进行考古调查和勘探。
2007年12月,按照“整体打捞、原址保护、就地展示”的原则,“南海一号”成功实现整体打捞,成功移入“水晶宫”,在那里,“南海一号”在与其海底环境相似的水体环境中得到保护,考古专业人员则在室内继续对沉船遗址进行科学发掘与保护。
截至目前的发掘考古,确定“南海一号”为南宋中晚期的木质古沉船,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所载文物最多的远洋贸易商船。沉船残存约22米,船宽约9米。截至2016年1月5日,该沉船共出土文物14000余件套、标本2575件。其中包括瓷器13000余件套、金器151件套、银器124件套、铜器170件、漆器28件,以及约17000枚铜钱和大量动植物标本、船木等重要考古发现。
福船
福船是福建、浙江沿海一带尖底古海船的统称,其船上平如衡,下侧如刀,底尖上阔,首尖尾宽两头翘,这一船舶结构是中国在造船方面的一大发明,它提高船舶的抗沉性能,增加了远航的安全性能。福船与广船、沙船并列为中国古代三大船型,其中“水密横舱壁”技术,就是在福船上最先采用和发明的,特点是,一舱破了,还有第二舱、第三舱,目前这项技术被高科技舰船广泛采用。“福船”出现于宋代,因在福建沿海建造而得名,亦称“大福船”,宋元时期就是海上的主要运输船。有研究者认为,郑和七下西洋用的“宝船”、明清册封琉球的“册封舟”等都属于福船类型。2010年,福船制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责任编辑:林春婷]
相关阅读
-
-
南安现“怪坡”矿泉水瓶往上坡滚 盘点各地怪坡现
南安英都镇乌墩岭附近一段50米多怪坡,明明看着是上坡,小车挂空档却还能往上走,放瓶矿泉水往上滚...更多
2016-01-11 15:00:38
-
-
90岁清濛老人与老工友时隔52年再相聚 紧握双手眼
90岁的清濛老人郑谋颂,对52年前在染纸社一起工作的两名工友念念不忘,他希望可以找到两位工友陈如...更多
2016-01-10 10:39:59
-
-
泉州籍宋代宰相纪录片获赞 三名初中生用手机拍成
近日,一段“泉州状元宰相梁克家”的纪录片视频在网上传播,不少网友纷纷点赞转发。而出乎大家意料...更多
2016-01-10 10:09:28
-
-
泉州提线木偶北京热舞《小苹果》 引来赞叹连连
泉州提线木偶版《传承者》亮相北京卫视,不仅向海内外观众展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还推陈出新...更多
2016-01-10 09:53:56
-
-
厦门狠心母亲用剪刀扎儿子 只因孩子学习不好(图)
厦门一名9岁孩子学习不够好,遭到母亲多次殴打,甚至拿剪刀刺伤其屁股。学校协调了多次仍未果,无奈...更多
2014-04-06 21:18:06
-
泉州6岁男童内沟河不慎溺亡 疑为洗屁股翻越护栏
昨晚,泉州市区星湖路内沟河旁,传来阵阵哭啼声,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打捞,打捞队员从内沟河里,将一...更多
2014-04-01 09: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