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开幕 杨俊峰作工作报告全文
三、履职尽责为民,协力改善民生
关注民生热点。将农村污水处理、老旧小区安装天然气管道、养老服务业发展、电梯安全监管、食品安全等提案确定为重点督办的提案,促进一些民生问题得到解决。《构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建议》等督办意见得到市委领导批示肯定。组织开展“城区大气污染防治情况”专题视察。召开“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提案办理专题协商座谈会。围绕健全完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长效机制,组织党派、界别委员开展课题调研、参与创建工作实地测评等活动,形成的4份专题调研报告和有关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批示肯定,并被相关文件采纳。
反映社情民意。制定出台《泉州市政协网站管理暂行办法》。坚持每季度向相关单位通报社情民意信息的征集重点,积极探索网络征集信息途径和办法。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四下基层”部署,积极挂钩联系10个在建重点项目、2个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深入企业及农村基层了解民情,全年共编发社情民意信息专报300多件,其中89件被省政协采用。《完善残疾证办理的建议》《大力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16件专报得到省市领导批示肯定,《联合东南亚有关国家和华侨社团开展纪念“南洋机工”活动的建议》等信息被全国政协采用。
服务民生改善。继续开展“爱心助医行动”,协力打造政协爱心“品牌”。举办市儿童医院“泉商爱心楼”揭牌捐赠仪式,先后资助8家公立医院和农村卫生院相关项目建设。继续联合宗教团体、市直部门,帮扶少数民族村和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先后筹措400多万元,分别用于永春县东关镇金城畲族村、洛江区马甲镇杏川村和晋江市安海镇瑶前村,建设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先后帮扶50户少数民族贫困户、50多名孤残儿童,资助400多名贫困学生。继续组织医卫界委员和市基督教等宗教团体义诊队深入农村,服务病患3000多人次。
四、加强民主监督,推动法治建设
助推法治泉州。围绕“进一步加强法治泉州建设”议题,组织政协各参加单位和界别委员深入调研,形成35篇调研报告,并召开常委会议,提出100多条建议意见。《推进改革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制定我省环境教育地方性法规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分别在全国政协全会、省政协全会上作大会发言。《关于建立公检法共同防范冤假错案机制的建议》《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化平台》《推进反腐处赃法治化并让利造福于民》等20多件涉法信息被省政协采用。
促进司法公正。组织委员听取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检察院的工作情况通报,就推动阳光检务、探索公益诉讼、预防职务犯罪、加强审判队伍建设、完善信息平台、健全“大调解”机制等方面提出监督意见。积极推动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鼓励、支持200多名政协委员应聘各级法院人民陪审员。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健全完善“邀请政协委员参与法院诉讼调解”的工作机制,政协委员参与基层人民调解工作取得新进展。
开展民主监督。组织委员听取市纪委工作情况通报,就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出意见建议。着力完善监督员选派制度,加大对机关效能、政务公开、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监督。组织委员中的检查员、督导员、监督员参与明查暗访和政风行风评议活动,主动为提高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服务。组织界别委员开展“社区矫正中心建设”视察活动。重点视察新《安全生产法》实施后我市的落实情况,就强化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提高安全生产科学化水平等提出建议。参与我市“六五”普法工作的验收考评。配合省政协开展《关于强化城市交通秩序 实现交规执法常态化的建议》重点提案督办调研,就完善交通设施、规范交通勤务、坚持常态整治等方面提出建议。
五、发挥独特优势,凝聚发展合力
推动合作共事。坚持和完善市政协领导联系走访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委员的制度,就参政议政问题交换意见。积极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参政履职搭建平台。一年来,各党派团体参与各类会议发言213人次、报送调研报告45篇、提交提案181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278件。在全国政协全会上关于“保护传承泉州闽南文化”的发言得到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坚持走访重点宗教活动场所和部分宗教界人士,不断加强与民族宗教界人士交流沟通;组织“宗教活动场所文物保护和管理”、“宗教界养老服务规范发展问题”等专题调研,开展向少数民族村贫困户送温暖活动,有力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
加强联谊交流。积极与港澳台侨有关社团开展交流活动,充分发挥境外委员的作用。组织港澳台侨委员参加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座谈会,共叙乡谊、共谋发展。加强与境外宗亲社团的联系,在境外召开座谈会,向境外乡亲和港澳委员介绍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报市政协相关工作。积极发动港澳委员建言献策,港澳委员撰写的《关于在我市青少年中进一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案,被列为重点提案,认真督办。组织台商委员考察平潭自贸区的建设情况,为促进两岸经贸合作牵线搭桥。开展“深化泉台农业交流 提升泉台种苗引进合作水平”等专题调研,调研成果在省政协全会上作大会发言。继续加强与台商协会的联系,走访在泉台商企业,协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充分发挥泉台民间交流协会的作用,继续加强与台湾民间团体的交流往来。继续广泛接触台湾各界人士,积极反映他们的心声和诉求,《呵护两岸家族文化可持续发展是做好“三中一青”工作的重要落脚点》《泉州台商呼吁推进两岸同业交流》等21件涉台信息被省政协采用,《关于细化完善台胞国民待遇 促进“两岸一家亲”的建议》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组织视察侨捐项目,就进一步做好侨捐工作建言献策。组织华侨大学境外新生开展“泉州文化之旅”主题活动,为他们了解故乡、热爱家乡搭建新平台。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书画笔会”。
助力“回归工程”。建立与异地泉籍商会的联系沟通机制,坚持市政协领导走访异地商会制度,经常派员参加异地商会的重要活动,给予异地商会更多的关心与支持。充分发挥泉商发展促进会的作用,关注泉商生产经营情况,协助破解一些发展难题。结合招商引资,组织部分异地泉商返乡视察,先后协助组织异地泉商参加南安石博会、视察我市有关经济发展项目等活动,并就营造泉商回乡创业良好投资环境建言献策。在昆明举办以“回归创业”为主题的异地泉籍商会座谈会,推介招商引资项目,引导异地泉商回乡创业。
六、发挥主体作用,加强机关建设
加强委员队伍建设。坚持市政协领导分工走访联系委员、委员联系群众、各专门委员会联系委员活动小组的制度,为委员及时反映社情民意、建言献策、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制度保障。加强同党政及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组织委员听取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工作情况通报,为委员知情明政创造条件。健全完善委员履职信息数据库,跟踪评估委员履职情况,并适时反馈通报。继续组织界别委员深入开展“双进双联”活动,积极帮助困难企业和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大力宣传委员中的先进典型,展现委员风采。
建设务实政协机关。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深化“守纪律、讲规矩、履好职、建诤言”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政协机关的队伍建设。坚持政协机关每周工作例会制度,及时研究部署、协调推进相关工作。以组织进村入户开展调查研究、扶贫济困、联系指导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等为契机,不断锤炼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认真落实“1263”党建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抓党建促工作的实效。强化政协机关绩效管理,狠抓制度落实。《泉州市政协志》《海上丝路·泉州史迹》《泉州政协》期刊的编纂、征编、编辑出版工作提质增效。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文明单位创建、志愿服务、结对帮扶、义诊救助等活动。市政协机关继续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责任编辑:林春婷]
相关阅读
-
泉州市十五届人大七次会议开幕 康涛将作政府工作
泉州市十五届人大七次会议各项工作已准备就绪,将于今日上午开幕。昨日下午,泉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更多
2016-01-19 08:34:15
-
-
卢秉恒院士:论“中国制造2025” 泉企应用3D打印
上周五,应市科技部门邀请,卢院士做客泉州科技创新大讲堂,以同样的主题,为泉州各相关部门、高校...更多
2016-01-18 11:34:14
-
-
泉州委员建议:动车开通快6年 综合枢纽站应加快
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今日开幕。肩负参政议政的神圣职责,政协委员们将围绕民生等诸多领域建言献策。更多
2016-01-18 08:58:21
-
泉州市区迎来8万扫墓大军 缅怀先人提倡文明祭扫
泉州市区坟墓最为集中的“两园一山”,前来扫墓的人流量约8万人次,其中泉州宏福园3 5万人次,皇迹...更多
2014-04-06 21: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