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制锣师黄成余的故事 敲敲打打36年练一锤定音

2016-06-30 14:17:27 来源: 海峡都市报闽南版

0浏览 评论0

反复锤打成的铜饼压成锣型

反复锤打成的铜饼压成锣型

每天一大早,黄成余就和妻子、儿子钻进作坊里,当太阳爬上树梢,作坊里的温度已逼近40℃,而黄成余必须身穿长衣长袖,否则,熔炉里跳跃着的火舌、锤打时的火星,都可能给他裸露的皮肤烫出几个狰狞的伤疤。

成型的铜钹抛光

成型的铜钹抛光

作坊里,叮叮当当声响此起彼伏,原地站几分钟,就会满头大汗。熔炉里的温度要控制在1100℃左右,火候掌握要精准,烤久了容易裂,烤不足锤打效果就差,铜坯要煅烧烤红、轻敲锤打、泡水冷却、煅烧烤红等,来回数次回炉才行。

制好的铜锣(左)与铜钟(右)

制好的铜锣(左)与铜钟(右)

所以,制锣首先是个苦活,以前要三个壮汉抡大锤轮流锤打,因此需要有充沛体力,一般干到50来岁就要“退居二线”,只专注于最后一锤。17岁那年初中毕业,黄成余开始跟随父亲黄平水学制锣,36年来整天敲敲打打,到如今练就了“一锤定音”的本事。

黄成余的制锣手艺,可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据史载,罗溪人黄瑞台被拐到广东潮州一户人家,养父是打铜能手,便将技艺传给了他,成年后巧遇时任两广按察司佥事的老乡黄士藻(明万历乙巳1605年科进士),经后者帮忙,黄瑞台得以重返故里,并将制锣技艺带到罗溪,后来还根据闽南南音盛行对乐器的特殊需求,自创研制了“十音铜锣”。400多年下来,除了采用空气锤锤打压制造型外,其余工序仍保持祖传的纯手工工艺。作为第十四代传承人,黄成余在2006年至2008年间,主力申报的“泉州十音铜锣锻制技艺(泉州)”接连被列入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制锣就像是人生,最重要的往往正是那最后关头的断然一击。”黄成余说,从原料配比到高温煅烧、轻敲锤打、铸砣、调音、定音,制锣过程苦累、难学、成才慢,现在年轻人都不太愿学。眼下,黄成余最愁的还是传承人。

实际上,在过去的400多年时间里,这一技艺一直严守“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祖训。如今,黄成余愿意敞开大门免费收徒。

[责任编辑:陈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