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技术工人培育状况调查 技工人才 一"匠"难求

2016-07-07 15:13:56 来源: 泉州晚报

0浏览 评论0

一名熟练工对车辆进行调试

一名熟练工对车辆进行调试 (王树帆 摄)

借鉴

订单式教育 学生未毕业先“上岗”

所谓“订单式”教育,即企业按其人才需求,向学校“下订单”,学校按照企业实际要求进行人才培养。企业与学校共同挑选学生,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加入培养全过程。目前,国内知名企业支付宝、百度、腾讯等都在通过这种方式招纳人才。

在泉州也不乏“订单式”教育的范例。2013年,黎明职业大学新生小林,通过严格考核编入“安踏班”学习。几个月的学习经历,就已让小林对未来就业心里有底:成为安踏的一员。因为他不仅可以接受专业化的理论学习与技术指导,还可以到安踏的生产一线实习,掌握基本技术。和他一样,许多学生在实训中克服了眼高手低的毛病,真正地深入企业,学习技能,还未毕业便先“顶岗”实习或者直接上岗。

“‘订单式’培养人才,不仅为企业培养了其需要的人才,而且大幅提高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对学校、企业、学生来说是一种三赢的模式。”黎明职业大学招生办有关人士告诉记者。

据了解,目前我市已有10多所高职院校开设“订单班”,每年为企业输送大约3000名技能型人才。

现代学徒制

学生入企拜师学艺

现代学徒制是指职业院校学生一半时间在学校跟老师学习理论知识,一半时间在工厂做学徒由师傅言传身教。“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这样的育人模式,被认为是德国经济腾飞的秘诀,也是制造企业效仿的模板。

在泉州,德化职业技术学校的“现代学徒制”相对比较成熟。该校负责人介绍,德化职校拥有工艺美术、陶瓷材料、陶瓷造型、书法大师等工作室,每个工作室都是一个独立的载体,与德化县著名的陶瓷企业、陶瓷研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将学生带到具体企业参加实训,以“师徒制”模式培养人才。

该校负责人告诉记者,自2011年秋季实施“师徒制”开始至2015年9月,期间已有286名工艺美术专业学生与32名师傅结对,其中已有65名徒弟出师,成为推动德化陶瓷产业发展的技术型人才。

质量“工匠”计划

增强自我造血功能

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口,泉州许多企业敏感地察觉到技术人才的稀缺,提出培养计划,盘活已有工人“存量”。今年5月份,亲亲食品提出“质量工匠计划”,旨在提升企业运作效率,提高团队技能。

该公司员工小吴,原本只是公司车队的一名普通司机,个人平时爱好钻研技术。于是公司抓住其特长,特意安排他到薯片生产线进行培养。如今,他已成为公司的一名技术工程师。吴文旭告诉记者,有一台进口的薯片自动化生产线,原本故障率30次/月,经过小吴的调试,如今每个月停机仅两三次。通过实施人才培养计划,亲亲食品已拥有设备工程部和质量工程部两个工程师队伍,总计30多名高级工程师,涵盖从安全保障、生产效率到质量管控等各个环节,保证企业生产的有效运转。

分析

技工学校招生困难

记者从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科了解到,目前泉州有6所技工学校,但因缺乏生源,实际上只有3所在正常运转,“现在考不上高中的学生,家长、社会都会将其引流到中专学校,技工学校招生越来越难。”相关负责人表示,“相比大中专院校,技工学校的毕业生在社会上处境较差,无论是职业晋升空间还是薪资待遇体系都不完善。”

“在德国,60%以上中学生走的是技术工人道路,而公务员、教师、办公室职员,是中国式家长培养孩子的理想路线。很少有家长主动让孩子去学技术。”

而另一端是高学历毕业生“难用”的现象。“现在很多高端设备,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学工科的大专、本科毕业生有时候实践性不够,而且眼高手低,流动性非常大。”市劳动就业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泉州很多民营企业更偏爱招收中专毕业生。

缺乏重工业产业土壤

产业氛围是孕育产业工人的土壤,区域的经济特色决定其技术工人的供给情况。泉州中车唐车轨道车辆有限公司综管部部长姚小伟认为,泉州仍是以纺织、鞋服等轻工业为主要经济支柱,以致很多学校的技术教育以轻纺专业见长。“装备制造企业更需要机械、电子、焊接专业学生,我们常要跑到湖北、江西、云南等重工业基础较好的地方招聘学生。”

泉州装备机械产业刚迈入千亿产业集群,随着“泉州制造2025”和“数控一代”工程的实施,企业技术设备快速向数控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提升,“制造业技术的快速提升,必将催生对高级技术工人的需求。”泉州市装备制造业协会秘书长张跃良认为,很多工人技术素质较低,要么通过再培训提升水平,要么将被淘汰。校企应该探讨合作,支持大中专院校完善学科设置,适应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注重培养“会开机器人”的高级技术工人。

就业诉求发生变化

群峰机械标准化生产车间内,两个小伙子正在一个空调房里操作机器编程。张建海告诉记者,如今像这样愿意在车间干技术的年轻人很少,有时候一整批毕业生到工厂,能留下的不多。“现在的年轻人怕苦怕累,而且崇尚自由,不愿受管束,对工作环境要求也高。”

分析认为,技工的紧缺,折射的是“工匠精神”的缺失。人们不愿当“工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普遍不高,社会认可度不够。“生日聚餐、文娱晚会、带薪年假、宿舍有空调、免费wifi……”在泉州市劳动就业中心发布的招聘信息中,记者看到,不少企业使出浑身解数招揽技术工人,但也是少有应聘者问津。工作人员说,“与以前农民工‘赤脚进城’务工不同,现在的年轻人大都有点学历,家庭条件不会差,想法多,对职业要求更看重发展空间,还有医疗、教育等保障是否完善。”

建 议

学校应更注重实践教学

“职业教育和企业需求有脱节是难免的,因为每家企业的市场定位、技术特点都不一样,毕业生必须得经过企业再培训才能上岗。”张建海建议,技术教育应该更侧重企业需求,在注重理论教育的基础上,更侧重实践教学。“在这方面,学校和企业可以探讨让学生半工半读的模式,比如,上半学期在学校学习理论课,下半学期则在工厂实习,工厂提供资深工程师和机器设备教学,最后由工厂考核评分。”

建立公共技术培训体系

泉州市科技培训中心副主任陈思才认为,企业引进设备,花钱请厂家调试,企业增加成本,厂家也觉得麻烦。“其实很多机器设备除了核心技术,更多的是共性技术。”他建议,由政府牵头,整合资源,成立一个第三方服务机构,建立一套完善的公共技术培训体系,包括合作方式、课程设置、考核评估等,对技术工人需掌握的共性技术进行统一培训,提升我市工人的整体素质。

举办优秀“工匠”评选活动

泉州市装备制造业协会秘书长张跃良认为,应当为技术工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破除社会地位不高的社会观念。建议每年举办优秀“工匠”评选活动,组织企业、学校、教育部门广泛参与,营造“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让技术工人得到应有的尊重,并在医疗、教育、资金等优质资源上倾向技术工人,改变家长对技术教育“拒之千里”的态度,引导年轻人走进车间,走向技术岗位。

 

[责任编辑:陈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