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东西塔160尊浮雕人物关系揭秘 为何梁武帝现身西塔

2016-07-23 12:37:34 来源: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林春婷

0浏览 评论0

跨越时空 梁武帝与唐三藏西塔上“对拜”

猴行者浮雕

梁武帝和唐三藏 均与“般若学”有关

一个是南北朝皇帝,一个是唐代僧人,两人并非同时代人,为何浮雕造像会并列在一起,还呈现互相侧身对拜造型?

王寒枫称,从东汉末年开始,佛教般若类经籍源源流入中国,经魏晋而南北朝,受到当时流行的玄学清谈的影响,形成探究般若义理的风气,称为“般若学”,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理论打下了基础。而西塔上梁武帝手捧《般若心经》,表明了那个时期佛教学派的主要潮流,也表明了梁武帝在般若学上的推动作用。

过了一百年,唐三藏西行求法,于贞观十九年回长安译经,凡75部1335卷,其中有《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约占全部译经的一半,成就卓然。“隋唐佛教的不少宗派受到般若理论的影响,可以认定,由于般若类经学的因缘,西塔的设计者才把梁武帝和唐三藏并列在一起的。”王寒枫说。

■相关链接

猴行者是孙悟空原型?

“孙悟空”原型源于泉州一说,最重要的提出和支持者是日本学者中野美代子,而她提出的重要史物证据是泉州开元寺西塔上的“猴行者”浮雕。也有人认为,这尊猴行者是印度古代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奴曼。最迟到了南宋,临安就有了《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话本问世,猴行者和唐三藏都是其中的重要角色。由于猴行者帮助唐僧玄奘往西天取经有功,被唐太宗封为八万四千铜头陀尊者,地位相当于罗汉,又由于佛教主张“众生佛性平等”,猴行者也可以往生西天极乐世界了。所以西塔上也有猴行者一席之地。

■人物名片

王寒枫

1983年,泉州学者王寒枫先生在泉州历史研究会,看到1935年德国人艾克、瑞士人戴微密尔合著的《刺桐双塔》(英文版),认为泉州历史文化的科学研究未被真正重视,却被外国人抢先了一步。于是,他决心以自己的所学和感情来重新研究泉州东西塔,最后编著出版《泉州东西塔》。

参与评论

图片新闻

视觉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