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奥运的洪荒少女傅园慧 台媒说你在挑战"举国体制"

2016-08-15 17:02:03 来源: 观察者网

0浏览 评论0

把全世界都圈粉的“洪荒少女”,还是能让人嗅到政治……

8月14日,台湾“想想论坛”网站发布署名“漂流木”的评论文章,称“在中国的举国体制下,国家体育总局赋予体育和奥运会的定位,更多是一种政治任务。”而傅园慧夸张的神情和率真风趣的口吻,跳离中国体坛“举国体制”的束缚,找回了运动该有的欢乐和精神……观察者网全文转载如下,大家自行消化:

里约奥运的洪荒少女傅园慧 台媒说你在挑战"举国体制"

台湾“想想论坛”文章截图

原标题:傅园慧的无厘头,柔性挑战“举国体制”

参与这次里约奥运的中国女泳选手傅园慧,在女子100米仰泳决赛中,以58秒76的成绩并列第三名。尽管口中咬着铜牌,却是中国在奥运该项目赛事中,首度进入前三名。傅园慧也因8日采访时的一句“洪荒之力”瞬间爆红,吸引了大批两岸网友和体育迷。

傅园慧在镜头前夸张的神情和率真风趣的口吻,为她赢了不少粉丝。她流露出“95后”(1995年后出生)的真性情。当被问及展望决赛时,傅的一句“心满意足”的回答,跳离中国体坛“举国体制”的束缚,找回运动该有的欢乐和精神,而非帐面上的成败得失。

持平而论,傅园慧的直爽性格,在中国社会中,绝非异类。许多中国姑娘私下都有这类豪爽、不做作的个性。

原文配图:傅园慧于映客直播

但在“举国体制”的压抑下,为了求取最终的胜利和金牌,在热情奔放的个性,都要臣服于国家和人民的期待。这是集权政体下,“举国体制”的鲜明标志。

在中国的举国体制下,国家体育总局赋予体育和奥运会的定位,不是“运动嘉年华”,更多是一种政治任务。以至于,在一场场的竞赛和夺冠要求中,早已剥离了最初的运动使人快乐、回归自我成就感的本质。故此,个人成败攸关着国家的荣辱和沉重的民族使命感。

这种压力常压得运动员无法喘息。彷佛没有拿到金牌,就是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如此沉甸甸的无形压力,堆叠在年纪轻轻,从小就在体校艰苦训练的运动员身上,冲击无比巨大。

这当然与中国许多年前提出的“金牌战略”紧密相连:国家倾尽全国之力,在奥运会上夺取金牌,成为“体育大国”。

故此,国家投入大量经费和奖金诱因,从七、八岁的孩子身上,培养运动员苗子,直到他们退役。但很多人却忽略,这个战略本质上是计划经济的遗绪,和中国现今市场经济社会相互冲突。

多年前,笔者曾在“广东省二沙体育训练中心”参观当地的运动员培训,当时就目睹许多年纪不到8岁的男女孩,在体操馆内,从周一练习到周六,从早到晚,不间断培训着;他们被迫和父母分开,自小在同侪竞争中,挥洒着血泪、伤痛中,拔尖而起,只期盼在10年后,为国争光,拿下世界金牌。

里约奥运的洪荒少女傅园慧 台媒说你在挑战"举国体制"

难得连台湾PTT论坛气氛都这么和谐

金牌战略宛如一剂兴奋剂,不断刺激着民众、运动员和教练员“唯金牌是问”。一旦失去金牌,等同失败,且上升到国家民族的高度。多年前的一次奥运会中,一位原本预估可拿下金牌的中国运动员最后和宝座失之交臂,他竟然当众痛哭,声称自己“对不起国家”。

反观欧美民主国家,运动员从小自主培养对体育的热爱。父母自费出钱给孩子们去运动俱乐部练习。本届奥运会上,一位夺得块金牌的美国19岁女运动员,是从15岁开始学习射击,丝毫没花到政府或纳税人一毛钱。即便没拿到金牌,只获得银牌或铜牌,运动员也是兴高采烈,真正在享受兴趣爱好所带来的快乐。

幸好,在伦敦奥运和傅园慧的无厘头的率真反应后,中国社会已开始反思“举国体制”的问题。当然,这种反思无法靠“负面刺激”来加持。多年前,中国女网好手李娜就是一个反例。

在中国许多传统运动员或官员眼中,李娜是一个“举国体制”的叛逃者,她在多次比赛中,“脱格演出”。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在一场在准决赛中,因现场观众的加油呐喊声时间不当,李娜索性把球打进了观众席,并向观众骂了一声“Shut up”(闭嘴) ,事后引来排山倒海的抨击。

2011年法网夺冠后,李娜在感谢名单中提到团队、观众和赞助商,却没像其他运动员那样“感谢国家”,亦掀起舆论的轩然大波;2012年,李娜曾在一场公开赛表示:“打球不是为了国家,是在为自己打球”。这番言论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几乎炸了锅,正反两极声音不绝于耳。

“一将功成万骨枯”,是运动员背负着国家名誉、人民期待体制下的最佳写照。尤其,举国体制是集权制度的产物,如同前苏联、东欧、北韩、中国等,多数人不会问运动员是否真的享受体育、内心是否快乐。

然而,四年一度的奥运会精神,本应当是人类积极挑战自我的胜利,而非沦为绑架爱国和民族主义的格斗场。傅园慧的真情演出,不只为中国民众带来欢乐,更多的,或许也在挑起社会对“举国体制”扭曲竞赛精神的更深层内省。

[责任编辑:陈健]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