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奋战在德化救援一线武警交通官兵 新时期最可爱的人
一张特殊的“请战信”
10月3日,在背着40多斤重的米面徒步20余公里翻山越岭进“孤岛村”给灾民送温暖回来后,云南籍中士李金在官兵们休憩时偷偷的躲到了挖机边从兜里掏出感冒药,但这一画面还是没躲过火眼金睛的中队指导员席辉,指导员赶忙上前关心询问情况,原来来德化救援后,李金因为多日的连续作业身体吃不消,一直发烧38度多,但又一直偷偷的跟队作业,而且转移受灾群众,担负安全警戒、搬运救灾物资,翻山越岭送温暖中都表现的十分积极。
中午时分,中队指导员席辉找到李金准备给他强有力的命令让他“休息”,没想到李金就是害怕指导员会因为他生病了而让他休息,还提前写了请战信递于指导员,指导员拧不过他,下午把他调离让他在一线后勤保障,李金乐呵的答应了。
“李金,不是让你搞后勤保障吗?怎么又跑去搬运沙袋了”指导员席辉在下午看到李金满头大汗的搬运沙袋时斥责道。“指导员我没事,小感冒不算什么,我现在没事了,相信我”。原来在312县道卡脖子段采取埋设涵管和铺设沙袋的战法进行抢通,每个沙袋泡水后都重达百来斤,李金在看到中队官兵们在奋力作业时自己也按捺不住,就加入了沙袋搬运作业,看着他和战友组成的4人作业小组填埋的1300多个沙袋,他对指导员席辉说道:满脑子想着都是必须完成任务,我是不会倒下的,你看,我能行!指导员你放心吧!
夜晚时分,李金依旧拿出他的军旅日记本,望着胸前别着的闪闪党徽写到:戴上党徽、参加救援,这是荣耀的象征、是使命的召唤。我欲乘长风破万浪,披荆斩棘,一往而无前。(通讯员白海林 廖振华 薛东东 杨洋报道)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