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传统节日寒衣节碰上万圣节 冷热两重天你怎么看?
昨夜是西方的万圣节前夜,住在泉州市区的市民朋友们被堵在路上了吗?一些商家打着万圣节的旗号做起活动,街头上许多年轻人忙着“装神弄鬼”,还有不少小孩。上个周末泉州不少幼儿园的老师还组织了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们一同来参与。
然而却鲜有人知道,今年的10月31日还是农历十月初一,即寒衣节。当热火朝天的万圣节碰上被“打入冷宫”的寒衣节时,“筒子们”又有怎样的看法?
现象
大多数人只识
“万圣”不知“寒衣”
●万圣节之“热”:有人组织活动,有人“蹭”过节
早在前一周,就有不少商家用万圣节做噱头,吸引顾客。昨日晚上,也有不少年轻男女把自己精心打扮一番,来一场万圣节party。
而在上周末,泉州市区还有不少幼儿园的老师,组织万圣节活动,由家长们自行购买服装道具,让小朋友们一起玩耍,来一场“cosplay”。幼儿园则“应景”地仿照迪士尼动漫里的场景,布置美轮美奂的场地,让“万圣节”更迎合孩子们的兴趣。
有些家长在接到老师提前一周的通知时,便开始上网给孩子们“淘”万圣节的服装道具,更要给孩子们画好对应服装的妆容。还有一些家长,因为孩子所就读的幼儿园并没有组织万圣节活动,还专门带着孩子去别处“蹭”过节,感受节日气氛。
●寒衣节之“冷”:碰上万圣节,冷门节日鲜人识
小记顺手翻了一下万年历,日历显示着昨日是农历十月初一,即中国传统的寒衣节。在大伙儿兴致勃勃地进行万圣节活动时,朋友圈里依然有另一个微弱的声音——你可记得“大明湖畔”的寒衣节?今年和万圣节是同一天,别折腾了,还是早点“洗洗睡吧”。
有些网友不动声色转发了关于“中西鬼节巧撞车”的帖子,有些则明确表示因寒衣节缘故,其本人和孩子今年不会参加万圣节活动。“然并卵”,大多数人听到“寒衣节”三个字,几乎是一副懵懵懂懂的模样。因此,有人调侃,知道寒衣节的“筒子”,可称得上是朋友圈里的一股“清流”。
各方观点
当中西节日“撞车”,众人热火朝天迎接万圣节而淡忘寒衣节,幼儿园组织万圣节活动,家长们、老师们和专家们都有怎样的看法呢?
家长——
●观点一:了解西方文化,不应盲目
陈先生的爱女在市区某幼儿园读小班,今年才5岁,根本不懂万圣节是何物。
活动当天,小朋友们和家长们换上服装,“就是一场迪士尼角色cosplay。”陈先生认为,让孩子了解西方文化是好事,但应把握分寸,像女儿班级这样过节,最后孩子们还是不了解节日。
“了解寒衣节背后的故事后,我无法直视今年的万圣节。”与陈先生观点相似的韩女士,一大早便在朋友圈里转发帖子并表示,自己和孩子都不会参加万圣节活动,因为这一天还是寒衣节,不应盲目去跟风。
●观点二:只要孩子开心就好,节日只是契机
市民王女士说,儿子所在的幼儿园并没有举办万圣节活动,但是看着别的幼儿园小朋友高高兴兴去参加万圣节,王女士的儿子“有些委屈”,所以她专门带着儿子去“蹭节日”。
在王女士看来,很多小朋友都参与了活动,孩子也“喜欢极了”,家长没理由置身事外,就当是去玩。王女士称,虽然是特地花钱陪孩子过节日,衣服也不实穿,可是“只要孩子开心,其他问题都不重要”。
老师——
●观点一:节日是拉近家校距离的契机
“我们幼儿园对万圣节活动很重视,周六全员开放,来了很多人。”市区某幼儿园的黄老师说,当天幼儿园仿照迪士尼动画,布置了很多美轮美奂的场景,如城堡、魔法森林、沙漠、海洋世界等,吸引不少家长孩子留影,“许多周围市民也来玩,很热闹”。
黄老师也忍不住将活动照片发至朋友圈,获得一片好评。她认为,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们有一个快乐的记忆,更让家长们对幼儿园的用心给予认可。“具体是什么节日其实并不重要,我们目的就是借这个契机拉近家校距离。”黄老师解释。
●观点二:可以科普节日知识,让家长自行参与
“我们并没有组织万圣节活动。”丰泽区某幼儿园相关负责人郑老师表示,不论是洋节日还是传统节日,给小朋友们普及知识都是必不可少的,通过万圣节可以让他们了解西方同龄人的生活。
郑老师说,现在不少商家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兴趣的家长们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否让孩子参与活动,这样又可以减轻部分家长的压力。
专家——
泉州古有祭墓送寒衣习俗
应包容开放看待文化交流
“今年西方的万圣节和中国传统的寒衣节刚好碰在一起,是个巧合。”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泉州师院闽南文化生态研究中心主任陈桂炳教授称。
泉州古代在农历十月曾有过祭墓送寒衣的习俗,见载于清初乾隆版《泉州府志》卷二十《风俗》,但并不普遍,故较多的明清版县志找不到有关的记载。到了当代,很少有人知道寒衣节,如果能与之联系起来的话,可能更多的是联想到中国古代民间四大传说之一的孟姜女送寒衣情节。
陈桂炳认为,西方万圣节传入中国,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种现象。泉州是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所在地,我们可以包容、开放的心态看待。大家在有选择地过一些外来洋节日时,应侧重于学习其优秀部分,同时在岁时节俗方面,还应大力弘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正确对待中外节日
幼儿园要加强引导
针对一些幼儿园举办万圣节活动的现象,华侨大学通识教育学院副教授肖北婴认为,幼儿园应起到一个正确的引导作用,让家长和孩子们辩证对待中外节日,理性过节。
“老师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注重对本国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引导,可结合传统节假日来弘扬传统文化。”肖北婴说,另一方面,大家还应该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洋节日,了解其精华优秀的部分,不人云亦云、盲目过节。
相关链接
寒衣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寒衣节与春季的清明节、上巳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节”。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为父母爱人等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万圣节又叫诸圣节,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传统节日;而万圣节前夜的10月31日是这个节日最热闹的时刻。为庆祝万圣节的来临,小孩会装扮成各种可爱的鬼怪向逐家逐户地敲门,要求获得糖果,否则就会捣蛋。而同时传说这一晚,各种鬼怪也会装扮成小孩混入群众之中一起庆祝万圣节的来临,而人类为了让鬼怪更融洽才装扮成各种鬼怪。(记者 李波玲)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