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5条主干道绿化景观将升级 6种花木获推绿化基调树

2016-12-13 09:13:19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林春婷

0浏览 评论0

东西大道西延伸段效果图——秋季 (市园林管理局 供图)

站前东西大道提升效果图

★站前东西大道

●现状:西起泉州动车站站前广场,东止于普贤路交叉口,全长3.2公里,双向六车道,绿地面积24670平方米。中分带土质差,地被长势欠佳,缺少上层乔木,绿量低。人行道的香樟树形差,高度不一,视觉效果不佳。

●规划:以增加道路绿量,提高绿化档次,营造绚丽多彩的迎宾大道效果为设计目标,将站前东西大道提升为城市景观迎宾大道。其中,中分带增加开花乔木樱花木棉,下层采用自然组团与规整式结合的形式,丰富道路季相变化,营造热闹的迎宾效果。边分带增加间距8米的乔木麻楝,下层增加美花红千层和红叶石楠,提高绿量。更换人行道上长势不良的香樟,扩大树池。

相关新闻2:

绿化基调树种拟推荐这6种

市园林部门还透露,在推广市树市花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拟推荐6种树,作为今后中心市区园林绿化基调树种。这6种树种具体包括樱花木棉、台湾栾树、香樟、秋枫、南洋楹、白兰花。

“综合树种的乡土气息、道路景观、寿命长短等因素,考虑花化、绿化、彩化、香化效果,最后推荐这6种树作为基调树种。”市市政公用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城区共有各种乔木1100多种,主干道绿化已种植80多种,“力争通过今后的城区绿化推广,按照一路一特色原则,在中心城区营造四季常绿、花香满路、五彩缤纷的道路绿化景观。”

推荐6种基调树种

1.名称:樱花木棉

选种原因:速生、抗风能力强,观赏性佳,特色鲜明,10月—12月盛花期,满树姹紫嫣红,花期较长。可大量种植于老城区、历史街区、新建城区,通过其鲜艳色彩,可提高老城区较为暗淡的空间色调,鲜亮的色彩与厚重的历史感,形成强烈对比,相得益彰。

2.名称:台湾栾树

选种原因:有一定的耐盐泽,并有色彩的变化,适合滨海道路种植,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从台湾地区引进品种,适合在闽南地区生长,有“闽台缘”隐喻之意。

3.名称:香樟

选种原因:树皮粗糙,质地却很均匀,树冠形态呈球形,树叶茂密,气势雄伟。该树种具有一种天然的香味,可以驱虫,基本不需要喷洒农药。此外,能吸烟滞尘、涵养水源、美化环境,是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

4.名称:秋枫

选种原因:该树种对土壤要求不高,根系发达,抗风能力强,在湿润肥沃土壤中,生长快速。树叶繁茂,树冠呈圆盖形,树姿壮观,宜作庭园树和行道树,也可在草坪、湖畔、溪边、堤岸栽种。

5.名称:南洋楹

选种原因:该树种高大挺拔,树形优美,识别性很强,可作为标识树种种植在泉州各个门户入口区域,也可在开阔的绿地,如互通立交绿地、公园广场等区域,普遍种植。

6.名称:白兰花

选种原因:白兰树叶片青翠碧绿,花朵洁白如玉,芳香若兰,惹人喜爱,是市民很喜欢的树种之一。同时,树枝广展,呈阔伞形树冠,树形漂亮。在闽南地区,该树种在适温条件下,花开长年不绝,也是生产美容化妆品的上等香源。 (记者陈淑华/文 陈晓东/图)

参与评论

图片新闻

视觉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