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速配情侣":谈一场7天就分手的恋爱 练习爱与被爱

2017-01-06 15:45:47 来源: 观察者网

0浏览 评论0

“这至少帮我踏出了第一步”

虽然最终真的成为情侣的几率很小,但是有参与者表示,这个活动能够让自己体验一把“恋爱的滋味”。

作为一名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林伟博,经常嘲笑自己是“万年单身狗”。平常的生活基本是“教室、实验室、宿舍”三点一线,唯一的娱乐方式就是宅在宿舍打网游,最多也就和舍友出去唱唱歌。

林伟博表示,由于专业特点,班里女生很少,自己的交际圈也很狭窄,加上性格相对内向,一碰到单独与异性相处的场合就会手足无措。有的时候就算遇到心仪的女生,也因为不知道如何迈出第一步就错过了,这使得大三的他感情经历还是一片空白。

为此,组织方给林伟博配对的女生是念文科专业的学妹,并帮他们单独建了一个微信群。一名工作人员每天不定时在群里发布一至两个“恋爱任务”,包括取昵称、互道早晚安、一起上自习、食堂吃饭、拍摄平行时空的照片(注:将两个人相同生活轨迹的照片拼接在一起)等,最后一天则是由双方自主策划一个给对方惊喜的活动。至于是否能够牵手或者拥抱,由情侣双方自主决定,但前提是不得违背对方的意愿。

林伟博表示,一开始他还有些不好意思,见了面之后也不知道该聊些什么。后来对方活泼的性格带动了自己,双方完成任务也变得愈发默契。

在最后一天的“策划惊喜”环节,林伟博专门将两人的合照作为背景,手工设计了一份2017年的台历,并将其拿到文印店打印制作出来。而让他感动的是,对方送给了他一条亲手织的围巾。

林伟博表示,“虽然我们在这个过程中都知道双方不是自己的菜,但对我来说,参与活动至少帮我迈出了和女生交往的第一步。”以后碰到自己的女生,也会鼓起勇气去争取自己的幸福。

“一周情侣”拍摄的平行时空的照片(网络图)

“这不是把爱情当娱乐工具吗?”

不过也有参与者表示,虽然很想在这样的活动中学会“如何爱与被爱”,但也觉得这样的做法对感情有些不够认真,于是就中途退出了。

江苏某高校的黄旻表示,“两个此前完全陌生的男女双方刚认识就要牵手上自习、拍亲密照片,除了尴尬,又是否儿戏了些?这又不是小孩过家家。” 黄旻还说到,活动开始第一天,双方在微信上聊得还算愉快,但第二天刚见面就得完成牵手上自习和食堂互相喂饭的亲密任务,“实在进行不下去”。

而男生对爱情的态度更让黄旻觉得不能接受。黄旻说,“对方认为,这就是一个游戏,在大学里头没必要太较真。但我觉得,任何时候的爱情也应该是负责的。如果不是想真正走下去,那为什么要谈恋爱呢?”中途退出后,黄旻最深的感触就是,“感情这回事,顺其自然最好。”

西北某高校也举办了类似的“情侣速配”活动,组织者要求参与学生缴纳50元,理由是“会人工配对,并提供意想不到的惊喜”。

一名该校学生的董瑞云则对此表示质疑,活动组织方凭什么收费?又如何保证报名者的信息安全?

而所谓的惊喜只是在学校旁边的一家咖啡馆举行了一场30分钟的“蒙面party”,在里头的消费全部都得自费。

董瑞云觉得, “这顶多就是提供了一个场地,哪称得上是惊喜呢?”她甚至怀疑,这是否是组织方和商家联合策划的商业活动。

不仅如此,董瑞云表示,自己和一位一起报名的同学发现,自从报了名,手机就经常收到一家淘宝店的广告。这让她开始担心,自己的信息是否已经遭到了泄露。

网络图

专家:提高保护意识莫入戏太深

据广州日报报道,对于大学生尝试七天网络恋爱的新模式,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师袁荣亲表示,这也是建立亲密关系的一个机会。现实生活中接触了解的机会有限,通过网络的方式,可以缩小生活圈子的限制,有更多机会遇见不同的人。

袁荣亲也提醒,目前举办活动的机构不一,报名参与的时候要先鉴别这些机构的正规性,以及筛选配对的原则,避免盲目报名。虚拟恋爱毕竟不同于现实恋爱,有的人可能是游戏心理,大学生需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进行虚拟恋爱时注意不要“入戏太深”,学会甄选具备诚意和真诚的对象。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黄华则认为,“我很支持大学生开拓交往渠道,但并不赞成这样的活动。”恋爱是一个正常认识交往的过程。这样的活动可以打开交往面,但是其内容和要求实际上违背了人际交往的规则,并不利于正常恋爱模式的展开,甚至可能对大学生造成误导。

她建议,大学生平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读书沙龙或者观影、摄影等聚会,拓宽交往面,在知识上亦能有收获,爱情或能在意想不到的时候来临。

[责任编辑:黄如萍]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