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年南安文庙残破不堪成废墟 部门将前往察看(图)

2017-03-16 09:03:01 来源: 责任编辑:林春婷

0浏览 评论0

屋内的3块石碑刻记载了南安文庙的往昔

曾经规模浩大 建筑风格别致

在残旧的房屋中,记者看到龙柱、屋顶斗拱等古雕件,两根龙柱上的图案栩栩如生。屋顶的斗拱规模较大,有10多列,层次分明。

据南安市博物馆馆长杨小川介绍,南安文庙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是闽南始建较早、规模最大的孔庙,又名“南安学宫”,原属南安管辖,后因行政区域变更,今归属丰泽区管辖。

据记载,南安文庙规模浩大,建筑风格别致,门口广场铺有八大格石板,隐喻丰州城内外有八铺,分别为城内四铺(东门富春铺、西门礼乐铺、南门武荣铺、北门长寿铺),城外四铺(城东招贤铺、城西社坛铺、城南秦州铺、城北桃园铺),并有四十六格的“稳龟桥”,象征南安共有四十六都。

记者了解到,在南安文庙前,曾有一尊孔子坐像高耸于魁星阁旁,民族英雄郑成功曾在该塑像下的招贤桥畔,焚烧自己读书时穿的青衣、青帽等。欧阳詹、朱熹等一大批古代文人志士,都曾在此就学。南安文庙屡废屡兴,历经毁废、洪水、地震等灾难,多次进行修葺、重建。每次重建,就会“勒石立碑,纪事表功”。据记载,南安文庙共有修建碑记十五方。

重修或是保护 目前尚无定论

2015年市“两会”上,政协第十一届泉州市委员会委员、现南安市政协常委傅培聪曾提出《关于将“南安文庙”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提案》。市文广新局曾作出答复表示,由于行政区划变更,该局将建议协助丰泽区文物主管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做好南安文庙遗留文物的保护管理工作,条件成熟后建立文物陈列馆。

傅培聪说,虽然南安文庙大部分损毁,但仍遗存一部分。南安文庙有着深厚的历史,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重视,尽快将南安文庙保护起来。虽然重修可能性或许不大,但是遗址、相关文物保护起来还是很有必要的,“希望真的能推动保护,不要任由其成为虚墟”。

丰泽区文体旅游局相关人士介绍,将让文管中心人员先到现场查看,再采取进一步措施。 (记者 廖培煌 实习生 徐秋霞 文/图)

参与评论

图片新闻

视觉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