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栋古厝深藏在福州闽侯 大多套建最大的有十六进
2017-07-10 09:25:54 来源: 福州晚报
0浏览 评论0条

后园里保存完好的古民居群。
蹚过小溪,沿着蜿蜒数百米、两边树木郁郁葱葱的村道前行,便能寻得后园里明清建筑群。十三栋古厝深藏在闽侯大湖乡东墘村的幽幽山谷中数百年,是目前闽侯保存最完好、面积最大的古民居群。
特殊的地势加上自然气候的双重庇护,也让生活在这里的刘氏后人几百年来不被打扰。如今,虽然留守的村民越来越少,但这里依旧保持着平静的农耕生活。
为了让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古厝和临风而立的马头墙,能够继续守望着后园里的历史和变迁,村干部们也在保护古厝的道路上努力着。
古厝大多套建
最大的有十六进
7日下午,东墘村原村支书刘用镇告诉记者,后园里自然村古民居群占地1万多平方米,大多建于明末清初。其中,最大的古民居有十六进、108间房,占地约2000平方米。
记者登上村中最高处俯瞰,粉墙、黛瓦、马头墙与层楼叠院、高脊飞檐、曲径回廊、亭台楼榭和谐组合,构成了古民居的基调。
高大的马头墙起起伏伏、各具形态。刘用镇说,“人”字形的马头墙意为五行的“金”、波浪形的马头墙意为五行的“土”等,都是为呼应屋主的生辰八字而有意为之。
古民居群布局合理协调,为天井庭院形布置,即由房屋和围墙组成封闭的空间,庭院以南向厅堂为主,左右为东西两厢,中间为天井,平面组成为“凹”字形。房屋除大门外,只开少数小窗,主要靠天井采光。
这些古厝大多套建,一进套一进,结构大抵相同。“雨天的时候在古厝里穿梭,不用担心会被淋湿。”刘用镇说。
记者注意到,虽然这里的古厝并不奢华,但横梁的中部仍雕有多种华丽图案,立柱的用料也很粗大,梁托、爪柱、叉手等大多雕刻花纹、线脚,梁架构件的组合也十分巧妙。
刘用镇说,以新厝院内的立柱石墩工艺为例,当时先人请来最好的石匠雕刻了多年,但凡镂空出多少斤的石粉,都以相同重量的金粉算作工钱付给工匠,“先人的大气和对工艺精益求精的态度令人佩服”。
[责任编辑:黄如萍]
相关阅读
- (2015-12-09)福建闽侯4绑匪预谋10余天 绑架原村支书儿子索588万
- (2016-03-12)福建闽侯"花果山"有座猴王庙 猴面龙身石刻造像罕见
- (2016-04-07)闽侯今年首次土拍遇冷将暂缓出让 或因价格太高
高铁升级到“八纵八横”看看什么时候通到你家
辽宁舰开放日次日见闻:香港学童立志入读军校
从杭州到汉堡 习近平架设G20合作之桥
15岁少年夜间走路玩手机落水溺亡 刚考上重点中学
成都兰桂坊不雅视频疯传 警方:将遣送涉案外籍男
一脸尴尬!特朗普握手被波兰第一夫人“无视”(视
南安一妇女疑患抑郁症失踪 家中放遗书桥上留着拖鞋
泉州首届露营大会在永春雪山启动 今日泉州网现场全
阳光沙滩文艺海岛 鼓浪屿申遗成功!(组图)
泉州骑电动车女子与小车相撞被卡车底 众人抬车救出
20万现金放床底3年发霉 银行员工数钱数到呕吐(组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