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地铁色狼:4分钟摸4名女孩 有人建QQ群交流心得

2017-07-17 07:50:05 来源: 新京报

0浏览 评论0

“顶族”建群交流感受

被女性深恶痛绝的“地铁色狼”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随着近期“地铁色狼”频繁被警方和网友曝光,这些生活在隐秘处的群体被推到前台,成为关注的焦点。

他们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阶层。在人潮汹涌的早晚高峰地铁里,他们也和普通人一样。

但他们有属于自己的标签——“顶族”。

他们出没于一些人多拥挤的地方,比如地铁、公交等交通工具或者商场等人群密集的场所,通过故意摩擦女性身体获得快感。

他们其实是一群有摩擦癖的心理疾病患者。摩擦癖是一种性变态。

他们在百度贴吧或QQ都有自己的“组织”。

QQ上存在着多个顶族群,这些群大多以“公交 地铁”为关键词,归入在“兴趣爱好”或者“运动”的类别里。有的群需要付费才能入群。

“公交地铁交流群”创建于2015年6月,进群需要支付9.8元,人数已超过千人,群成员来自全国各地,每天群消息超过千条。每个新人进群后,名称都要统一改成“所在地+性别+网名”。

每天,全国各地的网友在群里展示“战果”,分享信息,交流“顶”的经验。

26岁的李丁已经结婚,但他仍然忍不住,隔两天就要去地铁或公交车上“顶一下”。

李丁已经顶了5年。“第一次大概在2012年,当时挤公交,人特别多,我无意中蹭到站在我前面的一个女生,突然就兴奋了。”他说。

之后,李丁像上瘾了一样,胆子也越来越大。

41岁的姜林,“顶人”经历已长达10余年。如今,已开车上下班的他只是偶尔出去顶,“线路随机”。

顶族们也总结了一套所谓的“规矩”——车厢内人少不能顶,遇到稍有抗拒的立刻停止,以免激化矛盾。

姜林说,他遇到过不少抗拒的,有的是转过来瞪他,有的用胳膊肘回顶,更多的是用自己的包隔离,他遇到这种情况一般就会离开,“做这个哪有不心虚的。”

在名为“北京地铁交流”的300多人QQ群里,张进是一个新人。

近期北京警方在地铁严打色狼,张进本打算戒了。但又侥幸地觉得应该不会有什么,7月14日晚,他“没忍住”又去了地铁。

目前,记者已就相关顶族群向QQ举报。

被猥亵女性的抗争

自6月16日以来,北京警方开展的打击地铁色狼专项行动已抓获了20余名“地铁色狼”。

在一些顶族看来,警方“高调”地铁打“狼”的背后,除了起震慑作用,也从另一方面影响了女性遇到地铁猥亵的反应。

2009年,中央民族大学学生白睿写了一篇题为《空间、身体与被忽略的女性——1000名女性的公交车性骚扰调查》的硕士论文。

文中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对北京地区1000名女性的调查中,有26.6%的人遇到过公交车性骚扰,在公共场合遭遇性骚扰的比例则是39.1%。

遇到性骚扰的女性多数反应是“瞪他”(28.9%)、“默默离开”(17%);女性最不倾向“报警”,选择“报警”的女性只占2.1%。

“就算大喊大叫,也不一定会有人帮你,有些女生涉及面子不会说出来,也不想成为群众看热闹的中心。”一位曾被骚扰过的女生说。

今年5月底,市民王芸在地铁1号线被猥亵后只是一味避让。这段经历让她好长一段时间都不敢一个人坐地铁。回头想想,王芸觉得自己还是胆子太小,如果下次遇到这样的事,她不仅会理论,还会想办法用手机取证、报警。

北京性健康教育研究会理事黄莉莉表示,很多女性遇到性骚扰后不敢声张,与缺乏预防性侵的教育有关。事实上,无论男女,都可能受到性侵犯,正确的性教育可以教大家在面临不同状况的性侵犯如何防范,同时也可以减少性犯罪的发生。

相比8年前的那份调查结果,近日新京报记者在多个地铁站的随机调查发现,不少女性在遇到地铁猥亵时更多已不再沉默和忍气吞声。

前文所述的几个案例中不乏这种情况。

“要不是地铁人多空间小,我都要和色狼打起来了。”张晶说。

李芳和王瑶都在遭遇猥亵的当天,将事发经过发到微博上,在被几个微博大号转发传播后,引发更多关注和支持。

李芳说,她不止一次看到姑娘们遇到这种事不作声,希望借助她的经历可以让更多女性在遇到类似事情时,更勇敢一点。

王瑶则对自己主动出击擒色狼一事做出总结,遇到这种事一定要留好证据,在感知到被猥亵时就打开手机摄像或者录音,可以留作证据。

她还建议,女性坐地铁不要戴耳机,要保持警惕心,遇事不要慌乱,最主要是不要觉得丢人。

黄莉莉认为,女性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分场合注意着装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对于在地铁上受到性骚扰,首先要大声呼叫,呵斥对方,求助他人,必要时可以报警。

事实上,一些地铁防性骚扰的“攻略”也在网上流传,核心要义是“不可忍气吞声”。在预防方面也提供了一些建议,如女性乘车应尽可能将后背留给同性或者背靠车厢;尽量站在摄像头能拍摄到的范围内;可以用包遮挡臀部等。

一名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的女乘客就表示,她日常出行带两个包,其中一个挎包背在身后挡住臀部。

警方打“狼”遭遇取证难

近期,地铁色狼被拘留的消息屡见报端,多是被处以5-10日拘留。

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猥亵他人的,或者在公共场所故意裸露身体,情节恶劣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猥亵智力残疾人、精神病人、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北京一民警介绍,除非抓现行,到了派出所后定性是否构成猥亵,是依法行政拘留、刑事拘留还是放人,这还需要看证据和情节。

一般情况下,女性发现受到骚扰时,会出于防卫意识制止这种行为,加之人多拥挤,其他乘客很难发现一些细微的猥亵行为,因此很难有目击证人,也给警方处理带来困难。

举证难也成为警方打击地铁色狼的一大难题。

民警表示,地铁猥亵多发生于人多拥挤的早晚高峰时段,大多在隐蔽状态下进行,拍照取证的难度大,一部分女性不愿站出来指证和斥责色狼的不雅行为,即便色狼被抓住,女性也不愿配合做笔录,致使警方无法处理猥亵行为。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新年解释,一般情况下,如果受害者不指认,警方证据链就不完整,即使便衣民警看到了,也很难对其认定,除非是有此人屡次作案的证据。

民警表示,地铁上的咸猪手行为大多未达到刑事犯罪的程度,高峰时段的地铁车厢里,肢体触碰很难被认定为猥亵,一些嫌疑人用车厢拥挤的说辞否认猥亵,因没有证据证实依然无法处理。

尽管地铁车厢内也有监控摄像头,但也不能完全捕捉到色狼猥亵女乘客的镜头。

国贸地铁站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地铁车厢内有摄像头可以360度旋转,但平时只是照着一个角度。

记者注意到,10号线一节车厢六排座位共用两个摄像头,车厢连接处没有摄像头。八通线一节车厢八排座位也是两个摄像头,车厢连接处没有。1号线在车门处设有摄像头。

对于调监控取证,金台路站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早晚高峰人多,摄像头不一定拍得清楚。

国贸站工作人员也表示,在早晚高峰,摄像头只能照到上半身,下面的情况拍不清楚。此外由于地铁工作人员没有执法权,有些色狼即使被乘客揪出,一旦逃跑,地铁工作人员很难进行抓捕。

对于受到性骚扰的女性来说,她们同样面临取证难的问题。

“地铁色狼都是从后面摸我,我们自己如何取证?”张晶说,正因为没有证据指证色狼,对方一般都不承认,有时还会被反咬一口。

地铁设女性车厢可防色狼?

针对地铁色狼对女性的骚扰,一个老话题又重新被提了出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李银河教授建议,可以考虑设置女性专用车厢。

日前,广州、深圳地铁试点女性车厢备受关注。提案人广东省政协委员苏忠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开设“女性车厢”的初衷是一种人文关怀:关爱女性,女士优先。防范性骚扰也是开设“女性车厢”的一个很重要因素。

早在2009年,北京市政协委员王茁关于“地铁列车设置女性车厢”的提案曾引发热议。部分人士表示,目前地铁尚不能满足乘客需求,设女性车厢为时过早。

北京市地铁运营公司表示暂时不具备开设女性车厢的条件,但将进一步探索设立“女性车厢”的可能性。

2012年,北京地铁公司再次回应“设立女性车厢”问题时表示,不具备实施条件,并列出三大原因,包括若设置女性专用车厢,社会上还有设置老年人、学生、儿童、残疾人专用车厢的诉求;设置一节女性车厢仅能供16%的女性乘客使用,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女性乘车拥挤的问题;女性乘客在女性车厢区域候车乘车,将造成站台局部乘客过多等。

2015年北京市两会,市政协委员张志铭和萧鸣政再次建议在早晚高峰设立女性专用地铁车厢,女性车厢可设在首尾两端,刷成粉红色,女性及小学以下的儿童可使用。

近年来,尤其是北京地铁日客流量超过千万人次后,是否设立女性车厢一直意见不一。

即便是女乘客,对此也有不同观点。一位女乘客认为,地铁设女性车厢可以防色狼,但是现在骚扰女性的情况在公交车、商场、电梯都有,难道都要设计女性专享吗?

也有女乘客担心,如果设立了女性车厢,车厢拥挤坐不上,她坐普通车厢受到骚扰时,会不会有人指责她为什么有女性车厢不去坐?

相比于设立女性车厢,多数女乘客更希望当地铁发生猥亵时,她们的一声大喊,能唤起其他乘客一起帮忙抓色狼。

(文中王瑶、李芳、张晶、李丁、姜林、张进均为化名)

【警方提示】

1 如何识别地铁色狼?

一位一线民警介绍,在早晚高峰的地铁站,如果有半天不上车,或下了地铁在两侧站台来回溜达、目光盯着女乘客打量的人,这种人需要女性提高警惕,大多是色狼或扒手。

2 遭遇色狼如何应对?

“如在公共场合遇到猥亵,可以喊‘干什么呢’、‘耍什么流氓’等话。”民警建议,当猥亵、性骚扰发生时,受害者可大声拒绝,寻求周围群众的帮助。同时也要有取证意识,遇到裸露下体或实施猥亵行为的人,无论是当事人还是目击者,都可拍照、录像取证,尽快报警。

民警表示,“色狼”大多作贼心虚,女性应采取必要的手段,不要恐惧和一味忍让,可采取及时躲闪、制止和报警的方法保护自己。

采写/新京报记者 赵朋乐 赵吉翔卢通 李禹潼 实习生 郑苗 赵今朝

摄影/新京报记者 大路

[责任编辑:黄如萍]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