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蟋蟀每年“吸金”过亿 一只小虫5万元!
2017-08-24 18:35:59 来源:新浪新闻 责任编辑:林春婷
0浏览 评论0条
村民李大哥在泗店街头经营一家小旅馆。每年立秋后,外地收虫人的大量涌入,让李大哥的旅馆几乎天天爆满。“有些老顾客来之前都会打电话预订”,李大哥说,他们家共有10间客房,条件相对好的标准间每天100元,便宜些的也得六七十元,立秋后的这段时间,光住宿就能给他带来近2万元的收入。
据了解,在泗店街头类似李大哥的小旅馆有十几家,几乎每家都处于无空房的状态。此外,当地170余家农家乐也迎来了最忙碌的时节。天津、上海、陕西等各地收虫者大量涌入,有些村民还将自家房屋腾出来租给外地收虫者。“家里3张床都租出去了,我们老两口睡在大门底下,既凉快还能挣点儿钱。”村民李老汉说。
为了方便居住,有些经常到泗店收蟋蟀的收虫者甚至在当地常年租房,天津的李先生便是其中之一。他租了两间屋子,一间会客,一间休息。“我来这里收蟋蟀快30年了,刚开始是住宾馆,后来因为年年来,索性租了房子重新装修,每年就这个季节住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李先生说,因为常年在固定地点租住,很多村民捉到自认为优质的蟋蟀便会主动送上门来,他单是在泗店收购蟋蟀便会花费上百万元。
为方便收购,小乡村至大都市开通直达车
在李先生租住的房子不远处,一辆大巴车旁人声鼎沸,红色的条幅上写着“泗店直达上海”,不断有拖着行李的人登上大巴,用三轮车、电动车前来送货的人更是络绎不绝。“从泗店直接到上海,全程12个小时,隔天一趟,只在这个季节才有,主要是为了方便上海到泗店的收虫者。”大巴车司机说。
记者注意到,荷载45人的大巴车几乎座无虚席,行李厢内也是密密麻麻挤满了货物。“除了旅客的行李,基本上都是蟋蟀。”据发货的当地人介绍,在装蟋蟀的小罐中铺好土,再放入几粒蒸好的大米,蟋蟀便可以跟随大巴车顺利抵达上海。“通过大巴车发送蟋蟀的大部分人是‘二道贩子\’,这边有专人收购,装箱发货后,那边有专人接收,接着在市场上倒卖。”一知情者说。
“因为每年从上海方向来这里收蟋蟀的人比较多,宁阳又没有火车站,我们专门申请线路开通了这趟车,只在秋季运行,两天一班,基本上都能坐满。”大巴车司机说。
300余万个陶瓷罐,绝大多数本地消化
街头上各地牌照豪车频现,市场上人头攒动忙得不亦乐乎,但何以推算出小小蟋蟀每年给当地带来过亿元的收益?面对记者的疑问,工作人员先将记者领入了一个生产陶瓷罐的工厂。
工厂内,大小不一的罐子整齐码放在架子上等待入窑烧制。火窑入口处,工作人员正逐一排放上了釉的罐子。“两个小时后出来的就是雪白的陶瓷罐了。”工作人员说,这些大小不一的罐子都是用来盛放蟋蟀的,在烧制好的陶瓷罐底部铺一层当地的泥土,便可以将蟋蟀临时养在里面。
工厂老板薛先生是泗店本地人,和绝大多数人一样,他也是从小捉蟋蟀长大。9年前,薛先生发现盛放蟋蟀的罐子都是从外地进购的,便产生了自己烧制陶瓷罐的想法。如今,他的工厂每年生产陶瓷罐300余万个,其中大部分在当地销售。
“每个罐子盛放一只蟋蟀,从罐子销售的数量推算,每年泗店销售的蟋蟀量肯定超过300万只,按照平均每只蟋蟀20元计算,单是卖蟋蟀的收入就超过6000万元。”泗店镇政府工作人员说,除此之外,大量外地收虫者在当地长达一个月的吃、住、行等日常生活所需也会给当地人带来一笔不小的收入,加之蟋蟀工艺品、衍生品的发展,综合推算,小小的蟋蟀每年能带来过亿元的收入。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