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光电所国内首次突破下一代太阳自适应光学技术

2017-11-01 11:46:58 来源: 成都日报

0浏览 评论0

给太阳望远镜戴上“眼镜” 让“空间天气预报”更精准

中科院光电所在国内首次突破下一代太阳自适应光学技术

本报讯 (记者 缪琴 宋妍妍)太阳爆发性活动对地球及行星际空间环境影响较大。如何通过现代科技更清晰、更准确地观察太阳活动区,对太阳活动进行准确预警和预报?

近日,扎根成都的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饶长辉带领的太阳高分辨力光学成像研究小组,成功突破下一代自适应光学——多层共轭自适应光学(Multi-Conjugate Adaptive Optics, MCAO)关键技术,成功实现对太阳活动区的大视场闭环校正成像观测,在国内首次利用MCAO技术获取到太阳活动区大视场高分辨力实时图像。

“该实时图像是我们利用自主研制的太阳MCAO系统原理样机与目前国内最大口径的太阳望远镜——云南天文台1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对接,观测获取的。观测结果表明,MCAO校正后能够获得太阳活动区更高分辨力的成像观测结果,也验证了该技术的成功。” 饶长辉说,该试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下一代自适应光学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和德国之后,第三个掌握太阳MCAO技术的国家。

“太阳爆发性活动将给地球及行星际空间环境带来较大的影响,包括通讯中断、信息安全事故、高纬度电力系统崩溃以及空间探测器受损等。”饶长辉介绍,为了研究太阳活动的动力学起源,实现准确的空间环境监测和空间天气预报,需要获得太阳活动区的大视场高分辨力的观测数据。配备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地基大口径太阳望远镜是开展高分辨力太阳观测的主要手段。

“自适应光学技术对大气湍流的影响进行补偿,就相当于给太阳望远镜戴‘眼镜’,矫正视力。”饶长辉说,但传统的自适应光学高分辨力校正视场较小,可见光波段在10角秒左右(1角秒相当于700多公里),而整个太阳活动区为60-180角秒,传统自适应光学系统无法看清整个太阳活动区。

“为了解决传统自适应光学校正视场小的问题,科学家发展出了MCAO技术。MCAO技术可以将校正视场提高至角分量级,提高观测效率。” 饶长辉介绍,MCAO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将帮助太阳物理学家看到更加清晰、更加精细、更加动态化的太阳活动,加深人类对恒星乃至宇宙的认识,也将为太阳物理研究和空间天气预报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据悉,该研究已获得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项目的支持,饶长辉团队将在未来5年内为云南天文台1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配备一套专用的MCAO系统,从而实现该技术的成功运用。

[责任编辑:黄如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