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60年代公厕长什么样?这些老照片见证公厕历史变迁

2017-12-13 08:07:21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林春婷

0浏览 评论0

上世纪七十年代改建后的丝钉厂边公厕

在一张拍摄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丝钉厂公厕老照片上,公厕门是用一排石板围成的,屋顶则用瓦片和木头做成,有些瓦片已经脱落,裸露出木头来。而拍摄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丝钉厂新建公厕照片中,公厕外观明显改善,外围是水泥墙,墙体还嵌了石棉瓦。如今的丝钉厂公厕还在,整个外墙由白条砖铺就,屋顶则铺着闽南特色的红砖,公厕前还设有洗手台、化妆镜,标志牌醒目而规范。

如今的丝钉厂公厕,位于海滨派出所边。

据了解,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心市区公厕多为碉堡式石板结构,也有土木结构的,设备简陋,没有清扫保洁。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新建和翻建的公厕多为砖混和石结构,外墙洗刷,地面、隔板和蹲位都采用水磨石,小便槽和部分内墙裙贴白瓷砖,增加排气筒和排气窗,扩大粪坑容量,部分新建公厕安装了自来水,卫生环境有了很大改善。

如今中心市区的很多公厕都是闽南建筑风格,屋顶铺着红色琉璃瓦,不少公厕注重绿化和美化,成为城市里一道风景线。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现代化环保可移动公厕。

数量 :从57座到494座 市区公厕迅速增多

记者在市环卫处1986年9月编写的《泉州市城市基础设施调查》中了解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心市区仅有57座公厕,270多个蹲位。据介绍,当时市区粪坑林立,又是露天设置,臭气冲天,环境卫生状况极差。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园林式公厕——工人文化宫公厕

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适应城市的发展,市区陆续新建和翻建一批公厕和储粪池、居民倒粪点等公共卫生设施,新建和改建的52座公厕,标准较之前有了提高,储粪池容量可容纳市区10天左右粪便量;居民倒粪点都是新建的,基本上都贴白瓷砖,减少群众乱倒粪便的现象。1984年公厕总数量达到79座,蹲位1006个;1986年公厕数量达到83座,蹲位1169个,倒粪点50个,储粪池2个。

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5月份,中心市区共有494座公厕,按市区人口计算,每万人有4.1座公厕,基本达到省政府要求的“城区每万人有3—4座公厕,所有城市、县城步行10—15分钟就能找到一座简易厕所、步行25分钟就能找到一座标准公厕”的标准。

积肥 :曾是“畅销货” 农民半夜进城偷粪便

记者注意到,有几张老照片中的公厕为双层结构,其中海关口公厕二楼为住房。市环卫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为了解决职工的住房问题,也为了方便管理人员管理而设立的宿舍。而建于1983年的新华西路公厕,则因为当时该地段工厂多,因地制宜建了这座楼房式公厕。

上世纪八十年代,老林是市环卫处抽粪车的一名司机。他清楚记得,当时不少是露天旱厕,没有水清洗厕所,要么去沟里挑水,要么去井里挑水;后来才慢慢变成了水冲式,再到抽水马桶。

市环卫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自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粪便是农村的主要肥源,大量销往农村,属于“畅销货”,因此时常有农民下半夜进城偷公厕粪便。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农民大量使用化肥,粪便需求量急剧下降,成为“滞销货”,大量粪便由储粪池贮藏,碰到雨季或销售淡季,大量粪便倾于江河,或置于原来作为垃圾转运场的空地上,臭气熏天,严重污染水源和环境。上世纪八十年代,市区开始分批进行旱厕改造,改为三化厕。“将来会通过环保科技对公厕的粪便进行处理。”

参与评论

图片新闻

视觉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