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各界建言深化移风易俗 走进新时代 再使风俗淳

2018-04-03 15:11:59 来源: 晋江新闻网

0浏览 评论0

晋江新闻网4月3日讯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古往今来,移风易俗是永恒的话题。时空不同,风俗不同;生活变化,风俗变化。近年来,晋江新型城镇化建设迅猛发展,深刻地改变着城乡生活和人际关系,改俗迁风的呼声不断高涨。

最近,晋江市委文明办在“文明晋江”微信公众号开展了“选出你最厌恶的陋俗”活动,引起市民的广泛关注。短短两天,点击量超过2.5万次,3000多人参与投票,留言数百条。不少市民还以来电来函、接受采访等方式,就深化移风易俗提出意见和建议。

今天,我们来看看他们怎么说。

各界声音

晋江民俗专家粘良图:礼是可以变的也一直在变

中国人历来讲究礼,礼制是中国的传统。过去,婚丧喜庆都与等级制度相对应,但在社会进步发展的过程中,礼制也不断演变。

宗礼、族礼,大多源于儒家《朱子家礼》。《朱子家礼》为朱熹所著,主讲纲常伦理、礼节礼仪,从祠堂、丧服、土葬、忌日、入殓等仪式来体现孝道主张,影响很广泛。但是《朱子家礼》本身也是随着社会进步,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的总结和改变,所以可以看出——礼是可以变的,也一直在变。

尤其是近代封建制度破除以后,等级制度消失,一些礼制已经不适应社会的需求。到了现代,土葬改变成火葬之后,过去的丧事风俗有一些礼节已经不适用,并且让人无所适从。

就葬礼而言,最根本的是对逝者的哀悼,而不是铺张和烦琐的礼节,这也是为历代有识之士所倡导的。俗话说:“生前吃一盏,胜过死后好几碗。”清末泉州地区最后一位状元吴鲁,在其母亲去世后,也提出这样的“简办”主张。

清代、民国以来,闽南地区的华侨富者不乏其人,葬礼也较为铺张,好像没有铺张就不足以表达自己的孝心。另外,因为子孙出洋,等候奔丧回国,停柩的时间也比较长。但现在我们的通信、交通都很方便,停柩的时间越长,不过是增加铺张浪费,给丧者家属带来更多的不便和压力。

其实,《朱子家礼》对葬期也有明确的规定:两天为小殓,三天为大殓,入土为安。丧期3~5天,既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也不违背传统的礼俗。

晋江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姚思明:党规政纪挺在前面

移风易俗是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党规政纪必须挺在前面。前不久,《泉州市关于规范党员和公职人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规定(试行)》出台,晋江的党员和公职人员要率先垂范,当好“火车头”,带头摒弃陈规陋习,弘扬勤俭节约的新风尚。

今年,晋江市纪委、监察委将移风易俗作为四个专项治理内容之一,在泉州新规发布后,就要求各镇街、市直各单位组织全体党员,逐字逐句、原原本本学习新规,严格执行报告审核制度,确保新规在晋江得到有效贯彻执行。近期,晋江市纪委、监察委组织了一次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专项检查,把新规的学习贯彻情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从初步了解的情况看,各镇街、市直各单位都很重视,采取微信公众号、微信群转发、召开学习会宣讲、进村入户解读等办法组织学习。同时,市纪委、监察委坚持挺纪在前,对党员和公职人员违规大操大办婚丧喜庆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做到动辄则咎、绝不手软。最近,市纪委、监察委组织核查东石镇、磁灶镇、内坑镇等4条党员干部大操大办婚庆事宜的问题,其中涉及东石、内坑的2条问题已经核实并立案审查。

下一步,晋江市纪委、监察委将通过专项检查、走访调研、明察暗访等方式,督促各镇街和职能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的要求,履行移风易俗主体责任。晋江市纪委、监察委要求各镇纪委、街道纪工委和派驻市直纪检组要瞪大眼睛、拉长耳朵,主动发现、查处党员和公职人员违规大操大办婚丧喜庆的问题,并强化通报曝光力度,让违规大操大办的人“丢面子”。对疏于教育管理监督,导致管辖范围内党员和公职人员出现严重违规违纪行为的,市纪委、监察委将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领导责任。

梅岭街道梅青社区书记庄烜炜:移风易俗有堵也要有疏

随着城镇化进程推进,群众的生活环境也在改变,以前是“一户一宅”的居住方式,现在住进了商品房、安置房。生活方式改变了,不少习俗也跟着要变。如以前还要禁止“普渡”大操大办,现在都不用禁,大家也比较自觉。

可以说,移风易俗工作也反映着群众的心声。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也还存在一些矛盾,如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丧事要搭棚,但社区的公共资源紧张,有的就在路边搭棚。有堵也要有疏,这就需要殡仪馆的配套设施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收费也要合理,给市民提供一个举丧的地方。

如今,位于市区的社区,周边就是主干道,车流量大,送殡的队伍应该就近上车,避免堵塞交通。送殡的时间和送殡的阵头,也应控制。

梅岭街道赤西社区村两委、老协会为支持移风易俗的村民写感谢信

梅岭街道赤西社区老协会会长张国权:群众积极拥护移风易俗

移风易俗的工作在于持之以恒。3月10日,老人会配合梅岭街道赤西社区“两委会”制订了《赤西社区移风易俗婚丧喜庆村规民约》,对婚丧喜庆的习俗进行制约和规定,大力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厉行节约。如严禁操办小孩十四日、满月、四个月、周岁、十岁、十六岁、老人祝寿、轿前盘、乔迁新居、佛生日、普渡日等;丧事提倡逝者在堂时间3天,不超过5天出殡,送草不焚烧物品,并需提前联系社区保洁人员。送草有规定地点,出殡的阵头包括乐队也应控制在3阵等。

《赤西社区移风易俗婚丧喜庆村规民约》向社区居民公布以后,得到了居民们的理解和拥护。最近,社区二片区(田洋)张水影之孙张一鸣周岁,在赤西社区两委、老协会的宣传和动员下,张家热烈响应,将喜事简办,没有分发“灶阿份”,简化宴请,而且热心慈善,向社区老人会捐赠5万元人民币。对此,社区两委、老协会也特地写了感谢信,张贴在社区居委会。

现在,赤西社区老协会正和赤西社区村两委着手准备成立一个移风易俗委员会,提前对一些有婚丧喜庆事宜的居民入户进行宣传。

晋江市道教协会会长蔡灿辉:“归本返真”是道教丧葬观的本质

殡葬习俗本质上是孝道文化的体现。现在的一些有钱人,为了显示自己的财富而铺张浪费,将丧期拖长,其实并没有任何益处。子女对于父母,更重要的是在世要孝顺。我们现在提倡“厚养薄葬”,并不一定只在物质上“厚养”,还有精神上的关心、时间上的陪伴和心理上的慰藉。

现在说“移风易俗”,其实是将习俗回归到它本来的样子。像丧期,以前就是3~5天,不超过7天。民间出殡看“日子”,主要看的是出殡的日子不要和“亡命”(逝者)相冲即可,并不是所谓的要避开亡者的所有家庭成员的生肖不相冲。以前,停棺的时间一般不能超过7天,超过七天,尸体开始腐烂,对于逝者和逝者家属而言都是不好的。

安海镇党委宣传委员张培良:将改变“任公饭”陋习

近年来,安海镇党委、政府坚持“深耕人文,涵养发展”理念,在推动“镇级小城市”试点建设的同时,将移风易俗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着力打造“三大节庆”文化品牌等,引导群众树立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努力,“普渡”“佛生日”、乱建寺庙等封建陋习得到有效制止,社会各界简办喜事开展慈善公益捐赠活动日益增多。但由于种种原因,全镇一段时间以来存在的红白习俗“任公饭”现象一直得不到有效遏制。“任公饭”不良风气造成严重铺张浪费,有损安海全国文明镇及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形象,社会各界反响强烈,必须下大力气,将改变“任公饭”陋习作为当前移风易俗工作重点,抓紧推进。

如何改变这个陋习?张培良表示,镇里已出台具体举措。一是正视存在问题,立说立行。如召开全镇工作会,镇主要领导在会上特别强调各级各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从改变“任公饭”陋习抓起,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二是修订村规民约,严格执行。抓紧指导各村(社区)修订村规民约,并经常性组织检查督促落实情况。三是突出专项治理,净化风气。以推行“丧事简办”“喜事新办”和民俗宗教庆典俭办为重点,把红白喜事规模控制在不违法律、不悖公序的尺度之内。计划策划开展倡议红白习俗不再“任公饭”活动等。四是打造舆论阵地,营造氛围。包括强化舆论监督,适时曝光负面影响大的“任公饭”、大操大办等典型案例,传递“以俭为荣、以奢为耻”的价值理念,让群众看到党委、政府治理社会不正风气的决心和态度。

张培良还表示,下阶段,安海镇将持续传承弘扬“商行天下善行天下”优良传统,强化社会合力,加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深化移风易俗,提升市民素质、城镇品质,维护全国文明镇形象,夯实常态化文明创建基础。

“任公饭”是什么?

“任公饭”是闽南话,即“吃公饭”,本意是白吃婚丧喜庆事主家的饭。早时安海的民间红白事中,亲友们到场帮忙,主人几乎都是简单的饭菜汤招待,夜深时有咸粥或面线糊点心。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渐而提高,有些人操办红白事讲排场,从事前三四天开始,就以午餐、夜餐为主,为帮忙、道贺、吊唁的邻居、亲朋甚至素不相识的人提供膳食、酒水,而且质量越来越讲究,无形中形成攀比风气,招待场面年年扩大,饭菜质量相对提高,菜色盘数也上升。“任公饭”不仅给群众造成负担、带来严重浪费,而且极易造成食品安全问题。

破除“任公饭”做法

安海镇东鲤社区移风易俗举措获居民拥护

3月23日下午,在晋江安海镇东鲤社区,一场移风易俗座谈会吸引了社区里超半数以上的居民代表参与。经社区居民代表大会投票,新修订的《东鲤社区移风易俗改革公约》获通过,将在该社区全面宣传、实施。

“社区提倡取消‘任公饭’,这个很好,肯定要支持。”“这样规定‘有通’(有道理),现在有些风俗都是‘面子工程’,对一些家庭来说是很大的负担,这次的新规定我们也要帮忙多宣传。”移风易俗座谈会现场,居民代表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热烈,大伙纷纷对新修订的公约表示支持和拥护。

据悉,此次新修订的《东鲤社区移风易俗改革公约》,在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神事省办、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方面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其中规定,取消婚礼、出殡前几天“任公饭”的做法;规定不滥占镇区主干道操办出殡仪式,对出殡的“阵头”和送葬乐队数量明确要求;提倡改变以往“引魂”队伍在镇区主干道大规模游行“热闹”的做法。

参加完座谈会,东鲤社区居民代表黄丽亚当即表示,以行动响应社区提倡。原来,再过几月就是黄丽亚孙儿的16岁生日,家里本想宴请宾客,为孩子操办一场较为隆重的成人礼,会后,她改变了想法,决定回家做家人工作,新办简办孙儿的生日。“作为社区居民代表,应该带个好头,那就从我做起。”黄丽亚笑着说。

居民陈老伯对于社区提倡移风易俗改革也十分支持,他告诉记者,取消“任公饭”这一做法,不仅减轻了居民的负担还杜绝了浪费。

据介绍,近年来,东鲤社区十分重视移风易俗相关工作,社区里红白事大操大办的风气得到了改善,如今已几乎不见居民大办“普渡”“佛生日”等做法。

东鲤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主任颜芙蓉表示,公约现已通过,之后将加大对新修订公约的宣传力度,将公约上墙,并将宣传倡议书及公约内容分发到辖内每家每户居民手中。同时,将成立由社区两委成员、老人会会长、居民代表等组成的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并监督辖区群众执行公约情况。

[责任编辑:林春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