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公共场所吸烟现象仍在 缺乏硬性约束禁烟令遇尴尬

2018-06-01 10:09:16 来源: 泉州晚报

0浏览 评论0

装修工在电梯内毫无顾忌地抽烟 (陈晓东 摄)

装修工在电梯内毫无顾忌地抽烟 (陈晓东 摄)

为生意看见也不管

地点:餐饮店、网吧、KTV

抽烟指数:★★★★★

不少市民反映在一些餐馆吃饭,经常遇到抽烟的人,餐馆也没有劝阻。记者走访一些餐厅,在大堂处少见抽烟的食客,但靠近包厢门口,便能闻到阵阵烟味飘出。在丰海路多家海鲜酒楼,空地处摆满了桌子,觥筹交错间,不少食客抽起了烟。

记者走访网吧时,发现抽烟的现象很是普遍。在泉秀街淮秀路一家网咖,一进屋烟味就扑面而来。记者指着墙上的“禁止吸烟 文明上网”大标语问“这里可以抽烟吗?”“可以。”网管随口答道。网吧内多名网民边抽烟边打游戏,有的桌上已经丢了六七个烟头。附近的另一家网吧,连网管也在抽烟。

类似餐饮店,市区多家KTV场所也对消费者的抽烟现象表示默许。“大堂里一般不让抽,在包房中可以‘自由’吸烟。”KTV服务员告诉记者,如果有消费者在店内抽烟走动,一般也不会上前劝阻。“客人都喝了不少酒,抽烟也没法劝阻。”工作人员表示,不会管顾客抽烟,怕引起纠纷。

原因分析

泉州市疾控中心专家指出,目前公共场所已成为二手烟暴露最严重的地方,暴露率达70%以上,其次为家庭和工作场所。“禁烟令”已经推出7年,有专业人士指出,因为缺少惩罚措施,违法成本太低,大大影响了威慑力。

部门侧重宣传 缺乏实际行动

根据相关条例,禁烟控烟工作主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所属范围禁(控)烟管理工作。如教育部门负责学校师生烟草控制健康教育;卫计部门负责医疗卫生机构;交通运输部门负责公共汽车、出租车、客车、渡轮等公共交通工具及相关场所;公安部门负责网吧;市场监管部门负责餐馆、药店等经营场所;爱卫办、疾控部门组织各级各类机关的监控教育和无烟创建工作。

控烟专家介绍,监管职责看似边界清晰,实际操作中却形成多个“中间地带”,容易滋生互相推诿的风气,等到执法人员赶到,烟雾早就散了。

“虽然明确职责分工,但执行起来存在不小难度。”一些主管部门也坦言,一般不会针对抽烟开展行动,主要还是做好禁烟宣传工作。

违法成本太低 缺少惩罚措施

据疾控部门控烟专家介绍,之所以疾控部门开展的控烟工作主要以宣传为主,主要原因还是没有执法权。国家出台的“禁烟令”并没设置具体的实施细则,对于处罚也没明确的规定,要奏效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各个主管部门面对抽烟者更多是劝阻,而难以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这样一来,抽烟者违法成本低,甚至没有成本,一些地方的控烟效果就相对有限。

采访中,不少医院认为,控烟主要以劝导为主,有时还面临拒绝配合的情形。不过,此事也有例外,在解放军第180医院内,一旦抽烟,就得面临罚款。该举措从2009年实行至今,已经取得不错的成果。180医院有一支50多人组成的保安队伍,兼职做起了劝导禁烟工作。医院住院部大楼内设有烟雾自动感应器、监控录像以及禁烟标志等,一旦发现有人吸烟,保安人员将及时到现场予以制止,若吸烟者不听劝,则罚款10元。据统计,从2009年至今,他们开出了数万张罚单。

市区多数机关事业单位在内部实施禁烟,一经发现,每次罚款50元。据多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介绍,内部禁烟规定实施以来,办公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很多吸烟同事会自觉到户外的吸烟区抽烟。对此,不少专业人士评价,这样的模式很好,单位控烟的效果,比起人员在公共场所劝导有着截然不同的效果。如果每个单位都能实施的话,相信控烟效果会更好。

各方建议

据泉州市疾控部门控烟专家介绍,随着近年来“禁烟令”的实施以及“无烟日”的开展,控烟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尤其是我市致力打造的“无烟医疗卫生系统”。不过,持续性的效果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以及法律法规的完善。

市民:让人人皆为监督员

市民张先生平时喜欢抽烟,平均两天能抽完一包。他认为,在公共区域禁烟其实考验的是群众素质。“烟瘾犯了,可以走出禁烟区到可以抽烟的地方。”他建议,公共场所应尽量多设置一些醒目的吸烟区引导标志。市民李先生同样是位烟民,他也建议在禁烟区的周边开辟一些可以抽烟的地方,以免烟民犯烟瘾时无暇顾及其他。

多位受访市民建议,应鼓励每位市民都成为监督员,只要发现在公共场所禁烟区抽烟的,就主动上前提醒监督,如果不听劝,可拍照取证向有关部门举报。部门对不文明行为进行罚款曝光,并对举报者进行奖励。

律师:加强立法和执法

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律师吴培育认为,立法是有效防范二手烟危害的终极手段。除了扩大禁烟的公共场所范围,明确监管、执法单位,关键还要从立法和执法层面上规定具体的惩罚措施,增强可操作性。同时,加大戒烟宣传,劝导吸烟者主动戒烟,引导吸烟者科学戒烟;加强控烟教育,禁止商店向未成年人销售香烟,防止青少年吸烟。他举例,根据深圳控烟条例,个人吸烟处罚标准设定分为50元、200元、500元三个档次。“泉州可以借鉴出台完善相关控烟条例。”他表示,控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执法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或阶段性“弱化”,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执法监督机制,才能保证控烟执法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他山之石

北京:引入全民监督 破解执法力量不足

北京于2015年6月1日施行《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要求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北京市卫生监督中心负责条例的执法,然而全市只有2000多名卫生执法人员,如何覆盖这座上千万人口的城市呢?北京控烟协会想到了利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力量。他们向北京市科委申请了政府项目,开发了基于GPS定位的“控烟一张图”,并招募控烟志愿者辅助执法人员,提供精准执法的依据。控烟一张图上线后,当遇到二手烟,公众可以在微信中打开它,根据自己的定位,举报吸烟现象,附近的志愿者就会前往被投诉的场所,根据场所的控烟工作落实情况,指导场所经营者进行相应的整改。若某场所被多次投诉且拒不改正,北京控烟协会将会汇总数据,提供给卫生监督执法队员,由他们根据《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对场所做出相应的处罚。

因为有了控烟一张图,全市的投诉量从初建期每月200件,发展到2017年下半年每月1200件,群众参与控烟的自觉性不断增强。

[责任编辑:林春婷]

相关阅读

泉州公共场所被当成停车场 老人收取停车费没商量(图)

泉州公共场所被当成停车场 老人收取停车费没商量

若设有停车场,按相关规定收取停车费无可厚非。不过若是占用公共资源,私自将公共场所用来停车,并...更多

2016-10-25 16: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