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将携团队试种耐盐碱杂交水稻 形成技术路线图
2018-06-05 07:56:46 来源: 科技日报
0浏览 评论0条
我国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约2亿亩具备种植海水稻的条件——
袁隆平团队绘就杂交海水稻研究路线图
4日,记者从湖南省农科院、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获悉,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将携团队,全面开展耐盐碱杂交水稻(海水稻)试种。目前,“技术路线图”已获形成。
资料图:“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左二)在示范田查看超级杂交水稻。 郝群英 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据报道,全球现有6%以上陆地面积受盐碱危害。可耕地中,19.5%的水田和2.1%的旱地已受盐碱危害。在东南亚国家,每年有上百万公顷的适宜水稻种植土地,因盐碱化而弃种。我国有15%的水田受不同程度盐害影响。随气候变化、海平面提升、排灌系统不合理,及富含有害盐分的底层岩石等因素,全球盐渍化土地面积仍将不断扩大。
“启动海水稻研究和盐碱地稻作技术推广,对实现我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和确保‘中国的饭碗一定要端在自己手里’的战略目标,具重要意义。我国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约2亿亩具备种植海水稻的条件。将杂交海水稻研究作为我们未来杂交水稻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不仅可提高我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也能解决越南、孟加拉等国海水入侵造成稻谷失收的问题。”湖南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柏连阳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2016年,袁隆平在海南省三亚市召开的首届国际海水稻学术论坛上,宣布启动海水稻研究。截至目前,团队采用常规技术结合分子育种,获得了一批产量较高、抗性较好的耐盐新组合。2017年利用培育出的耐盐碱杂交稻组合,在不同盐碱度的土壤、不同生态区进行了栽培试验。如,2017年,在山东即墨市试种了120亩“湘两优900”,土壤盐碱度在0.6%左右,验收亩产量达396公斤。在青岛杂交海水稻小面积试种,初步测产每亩620公斤,显示出了杂交海水稻在海水稻研究中的优势。
未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拟围绕杂交海水稻研究,在海水稻资源利用与机理研究、亲本创制与组合培育等方面力争形成原创性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并形成杂交海水稻技术体系,引领国际杂交海水稻发展。具体包括:
以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为主,综合利用远源杂交、突变诱导、分子育种等现代育种技术,培育耐盐碱不育系和恢复系,选育优质高产杂交海水稻;
建立种质资源库和高通量表型检测平台,为海水稻育种提供材料、数据与技术支持;
对盐碱胁迫下的水稻细胞形态构成、矿物质营养元素吸收利用、不同生育时期盐害差异等方面开展生理学研究,为海水稻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
针对所选育的海水稻,配套丰产高产栽培技术与盐碱地改良措施,通过农业信息化、遥感技术,提高肥料、农药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种、土、肥、水等各生产要素协调配合。在不同类型盐碱地进行规模化稻作改良示范,建立适应不同气候区域、水土条件、种植制度的绿色可持续生产模式。
袁隆平称,为开展杂交海水稻研究,中心已进行了充分的前期准备。中心拥有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稻国家工程实验室等三大国家级研发平台,具备成熟的载体构建、遗传转化、基因检测、基因表达分析、分子标记选择等技术体系,和温室、网室、中试基地等可供海水稻试验的基本设施。截至目前,中心团队广泛进行了耐盐碱品种资源收集,通过苗期水培、不同盐度滩涂试验田种植,筛选出具备一定耐盐碱性的种质60多份;利用耐盐品种回交培育出雄性不育系12个、优良父本36个、杂交水稻组合89个,今年正在盐碱地种植并进行耐盐碱性状鉴定;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创制出耐盐新品系6份。
本报记者 俞慧友
(科技日报长沙6月4日电)
[责任编辑:林春婷]
相关阅读
-
-
袁隆平团队沙漠种植水稻成功 最高亩产超过500公斤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带领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团队近日对在迪拜热带沙漠实验种植的水稻进行测产,...更多
2018-05-31 10:25:11
-
-
浙江水稻新纪录紧追袁隆平:亩产破1000公斤 而且
金灿灿的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上,挂满颗粒饱满的稻米,它正用最有诚意的姿态,回报这片土地上的人...更多
2017-11-17 16:10:19
-
-
袁隆平宣布成果 水稻亲本去镉技术获突破种子干净
“近期我们在水稻育种上有了一个突破性技术,可以把亲本中的含镉或者吸镉的基因 敲掉 ,亲本干净...更多
2017-09-28 19:58:52
-
-
“农田院士”朱英国逝世:成就比肩袁隆平
首发:8月14日《新华每日电讯》成风化人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俞俭金穗铺满天国之路,稻香依然广播...更多
2017-08-14 07:59:38
-
-
87岁袁隆平全程飚英语演讲 向世界介绍超级杂交水稻
你听过87岁的袁隆平老先生飚英文向世界介绍超级杂交水稻吗?据中国青年网微信公众号消息,7月11日,...更多
2017-07-12 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