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红10”靠岸 大洋49航次第四航段科考收官
2018-06-21 11:16:08 来源: 科技日报
0浏览 评论0条
大洋49航次第四航段科考收官
基本完成合同区“阶段一”异常探测工作
科技日报讯 (记者陈磊)当地时间6月19日,在西南印度洋执行任务的“向阳红10”船在毛里求斯路易港缓缓靠岸,这标志着中国大洋49航次第四航段科考收官。“本航段完成16条共计294公里的综合异常拖曳探测测线调查,基本完成合同区‘阶段一’异常探测工作,新发现多处底质异常,这使我们对调查海区的海底底质特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第四航段首席科学家倪建宇介绍。
11月22日,执行中国大洋科考第43航次任务的“向阳红10”船从浙江舟山起航。中新社记者 阮煜琳 摄
倪建宇提到的“合同区”,是2011年我国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的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探合同区。根据合同,我国在西南印度洋国际海底区域内获得1万平方公里的勘探矿区;2019年我国需完成50%的合同区域放弃。49航次科考的调查结果,将为区域放弃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第四航段科考人员在合同区进行了电视抓斗、重力柱取样、瞬变电磁测线探测、长周期海底地震仪回收与布放等工作,硫化物资源勘查与评价取得进展。
在异常探测方面,倪建宇说,获得了16条测线位置上的海底底质类型特征,发现多处底质异常现象,并获取绢石化橄榄岩、辉长岩、矿化生物残骸等种类丰富的样品。如,首次在龙旂高温活动热液区周边获取存在显著分层的长柱状沉积物样品,这将有助于研究人员了解西南印度洋中脊的沉积历史;利用电视抓斗获取大量辉长岩样品,为玉皇矿化区可能是发育在拆离断层上的硫化物区的认识提供进一步证据;通过摄像发现大面积分布呈柱状的黄铁矿化疑似生物残骸,并利用抓斗获取到样品,第三航段也取得类似样品,由于距离硫化物区均较远,判断其可能为新的矿化区,成因尚待进一步研究。
该航段在合同区环境调查方面,完成微塑料取样、分层拖网、垂直拖网、电视多管取样、CTD海水取样等环境综合调查,最终取得浮游植物、分级叶绿素、分层小型底栖生物和浮游动物等样品。样品后续将分别用于分析调查区浮游生物的垂直分布和群落结构,以提升对西南印度洋生物基因资源的认识,为研究该区环境基线年际变化和后期环境影响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第四航段期间,我国首次在西南印度洋成功开展微塑料调查,将对从全球尺度研究海洋微塑料分布状况、评估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影响有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黄春虹]
相关阅读
-
-
“向阳红03”科考船将执行中国大洋50航次科考任务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向阳红03”科考船14日从厦门出发,将先后前往西太平洋、东太平洋等区域执...更多
2018-07-15 11:00:03
-
“向阳红01”船在南大西洋海底获得形态奇特玄武岩
新华社向阳红01船11月6日电(记者王卓伦)正执行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考暨中国大洋46航次的向阳红01...更多
2017-11-06 08:55:52
-
-
唐向阳任长沙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
2014-12-26 06:04:01
-
-
“南海深部计划”遥控深潜科考航次告捷 获多项发
5月16日凌晨,随着“嘉庚”号科考船缓缓停靠厦门通达码头,由同济大学主导的历时一月的南海遥控深潜...更多
2018-05-16 17: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