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专家学者齐聚孔子故里 共探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中新网山东曲阜9月27日电 (赵晓 梁犇)第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26日在山东曲阜举行专题论坛“文化遗产保护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对话会”。来自中国、韩国、希腊等国家的专家学者齐聚孔子故里,共探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中国国史学会副会长李殿仁在发言中表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各国普遍面临诸多共同的威胁和挑战,彼此的命运联系得更加紧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根据现实需要和条件,不断创新国际合作机制和模式。”
“我在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上理解了‘和而不同’的含义,它展现出东方文明中五行的共生精神,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韩国龙仁市市长白君基认为,世界各国文明只有“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才能多样化发展,实现和谐共处。尼山论坛鼓励不同文明之间开展对话,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则启示人们在追求自我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和考虑他人的利益。
希腊希俄斯岛副市长迪米特瑞斯·卡拉里斯发表了题为“从荷马史诗到孔子文化——不同的文化带给人们共同的生命意义”主题演讲。他表示,在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时期,希俄斯岛曾是连接中国与希腊的重要桥梁。古希腊圣贤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几乎与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处在同一时代。“希腊与中国不仅都拥有古老文明,还有着共同的命运。”
“丝绸之路也是文化交流之路,在这条商贸通道上,人们不只是交换商品,还互相交流了民俗风情、特色艺术等文化思想。”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樊莹莹表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历史见证,是增进多民族、多国家间文明互动的最直接方式。物质方面的互通有无对思想文化的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增进文明间的团结互助。
当天,以“同命同运相融相通:文明的相融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启幕,本届论坛设有“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探索、责任与担当:迎接人类文明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与人类命运共同体3个分论题,将开展3场高端对话、4场主题演讲、1个专题论坛和21场次分组对话。(完)
[责任编辑:黄如萍]
相关阅读
-
驻加使馆公参:不能因个别问题否定孔子学院在加发
2015-01-21 06:01:14
-
中方:孔子学院活动公开透明 从未干涉他国学术自
2014-12-06 06:05:14
-
-
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寄语摩洛哥孔子学院
2014-11-06 12:31:00
-
外交部回应多伦多教育局终止孔子学院合作
2014-10-30 18:01:06
-
-
外交部就奥巴马访华、多伦多市停办孔子学院等答问
2014-10-30 17:3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