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coser圈成员多数难见光入圈最难是烧钱 千万别成瘾

2018-12-25 09:42:08 来源: 泉州晚报

0浏览 评论0

“长安”扮演初音未来

有些父母难以接受 大多coser是“地下党”

“父母的观念比较传统,我觉得他们没办法接受,所以从来没有和他们坦白过。”从学生时代就开始玩cosplay的竹子说,虽然,她现在已经毕业成为一名老师,但仍旧瞒着家里人参加活动。

泉州某高校就读的沉笙告诉记者,自己只能在学校里偷偷玩。“就算家人能够理解,但他们也怕外人对我的评价不好。”沉笙说。

“其实大家的接受度都在变高,包括我的家人。”竹子说,自己曾在家人面前穿过汉服,起先不被理解。“今年元宵节,家人到晋江看灯展,发现不少小姑娘都穿着汉服。回家后,我爸说早知道就带着我一起去了。见得多了也就不觉得怪了。”

玩cosplay花费高 靠商演难维持生计

“说起玩cosplay,除了要有时间,还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就我们来说,作为coser最难的不是面对别人的眼神,而是穷。”子翊说,玩cosplay很“烧钱”,要还原一个角色,少则几百元,多则要上万元,道具、服装、妆面、摄影到后期,没有一项是免费的。“圈子里买服装,买掉了一套房子首付的也不是怪事。”

如今,在泉州越来越多的大型活动、商演上能够看到cosplay表演。但是,在coser看来,接商演并无法让他们轻松地生存下去。“只能当成兼职,无法做正职。”瑟瑟说,除了接商演,开动漫店也是一种创业的方式。但动漫店在泉州的经营情况差强人意。“我初中母校门口,6年间开了5家动漫店,都倒闭了。”

子翊告诉记者,想要靠cosplay赚钱并非易事。“专职的几乎没有,除非是很知名的coser,积攒了一定的人气,成为大型活动嘉宾获得出场费,还能够推出自己的周边产品。不过,要做到这样是很难的。”

“长安”扮演lovelive绘里

分析

社会学家:属亚文化 过度成瘾不利成长

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侯志阳表示,从社会学角度来看,cosplay属于一种亚文化,相对主流文化来说,是少数人参与的小众文化,这类文化在公共层面上对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是不明显的。

“青少年自发组织起来一起玩cosplay,进行角色扮演,有时候可以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更加适应社会,对其成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若是过度成瘾就不是好事了,可能会对其成长有负面的因素。所以,学校和家长对这些青少年还需有一定的关注,进行适当的引导。”侯志阳说。

另外,侯志阳认为,如果有男性过渡沉迷于扮演女装角色,那么就是价值观越轨和扭曲的一种表现。“即便通过角色扮演可以释放自身压力,我也不倡导这样做。过度沉迷角色扮演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是不利的,是文化价值观错位的一种现象。”

“潮鸣”扮演数码宝贝城户丈乱象

soyo动漫社集体扮演数码宝贝

心理专家:尊重爱好 捋顺利弊挖掘积极面

“只要没有影响到他人,也没有做违法犯罪的事情,我们就应该把cosplay作为普通的兴趣爱好来看待。”黎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叶彦琪说,近几年来,cosplay的风潮一年胜过一年,活动范围变大,逐渐进入许多人的视野里。但由于其不是主流文化里的常见事物,因此一些不了解的人觉得比较怪异。

“cosplay就是一个展示自我精神、性格的方式,对个人,特别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是有帮助的。”叶彦琪表示,cosplay是青春期青少年对主流文化、家长、老师等叛逆心理的一个正常表现途径,是展现自我很大的一个空间。

但是,作为兴趣,cosplay爱好者日常需要对自身进行一定的把控,否则会与学业、工作、经济方面产生矛盾,出现压力。

另外,家人也需尊重孩子的爱好。叶彦琪建议,家长发现孩子喜欢cosplay时,第一要务并不是扼杀,而是应意识到孩子已经长大了,开始独立思考了。家长们应对孩子喜欢的事物多问、多了解。“在孩子解释cosplay过程中,家长应更多关注核心内容,自主捋顺当中的利弊,挖掘其中的积极因素。”

[责任编辑:林春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