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医保相关数据公布 异地就医医保结算数据引关注
2021-06-11 17:09:36 来源: 中国商报
0浏览 评论0条
6月8日,国家医保局发布《2020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布了2020年医保相关数据,公报数据显示,全国约有4.4万个跨省异地就医住院直接结算定点医院,国家平台有效备案人数771万人,相比2019年增加了232万人。
公报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住院费用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数量为44413家,住院跨省异地就医585万人次,其中跨省直接结算300.23万人次,跨省直接结算医疗费用742.8亿元,基金支付438.73亿元。包括京津冀、长三角地区和西南五省份等在内的12个先行试点省份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累计达到302万人次,医疗总费用7.46亿元,医保基金支付4.29亿元。
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异地就医医保结算问题提出已久,但一直存在着一些痛点和难点。从公报来看,一直推动此项工作的国家医保局交出了2020年成绩单。”医保专家杨华磊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异地就医医保直接结算,是近年来国家医保局为方便异地患者使用医保报销的一项便民举措。随着异地养老、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在异地就医的情况并不少见,但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开展前,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需要垫资,并往返两地手工报销,有时甚至需要历时几个月才能完成报销,给参保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杨华磊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为了解决参保人员异地就医医保结算的痛点,国家医保局等相关部门也在推进异地就医医保结算工作。我国异地就医医保直接结算的范围在进一步扩大,从一开始省内就医直接结算,到跨省住院直接结算,再到跨省门诊直接结算。
“如果实现跨省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对不便跑腿报销的老人而言是极大的便利。”杨华磊告诉中国商报记者,自己曾见到许多随子女在外地养老的老年人,因为门诊看病无法直接通过医保结算,儿女工作不便两地奔波,只能由老人自己往返两地办理报销手续,非常不便。
但这种情况将越来越少。2020年,我国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工作继续推进,除在全国多个城市试点外,还开通了线上备案渠道,简化备案流程和材料,让患者在手机上就能完成异地就医备案。通过全国医保信息系统联网,异地就医也能直接刷医保卡结算。
这在上述公报中也得到了体现。公报显示,2020年我国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异地就医4831万人次,异地就医费用1338亿元,其中,住院异地就医609万人次,就医费用1188亿元。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异地就医3407万人次,异地就医费用2623亿元,其中,住院异地就医1535万人次,就医费用2505亿元。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推进,对患者来讲是很大的利好,公报中异地就医费用等数据也反映出了国家医保局开展的工作成果。”杨华磊说道。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
国家医保局:拟于8月将谈判成功的药品纳入新版医
《方案》将根据基金支付能力适当扩大目录范围,努力实现药品结构更加优化,管理更加规范,医保资金...更多
2019-03-14 08:01:18
-
医疗费用五年年均增近两成 多地基金结存偏离红线
2015-07-13 06:00:20
-
数据显示中国人均医疗费用增长率远超GDP
2015-04-09 07:09:25
-
贵州一贫困县100%报销合规医疗费用 包括白血病
2015-02-26 06:02:29
-
卫计委:全国义诊周为患者减免医疗费用超9300万
2014-10-22 06: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