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增设智能取餐柜 减少外卖拿错和遗失事件
2021-10-29 09:09:51 来源: 海西晨报
0浏览 评论0条
上周,本报报道的《取到“臭”外卖结果是场乌龙》引起不少读者的热议,一些市民也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取外卖时发生的故事。
记者发现,送错餐、取错餐的事件时有发生,而厦门也已悄然出现智能取餐柜,减少餐品被拿错或遗失事件的发生。
点的茶点成了面
只因小哥送错餐
市民田女士就向记者“吐槽”了一件事。前段时间,她在家点了一份港式茶点外卖,花费三十多元,可外卖员送来的却是一碗面。经询问,外卖员才意识到自己把其他顾客的外卖弄混了,田女士的外卖被送给了另一栋楼的住户。外卖员赶紧联系之前配送的顾客,但对方表示已经吃完了。“对方还跟外卖员说‘是你自己送错的,和我没关系’。”田女士说。
最后,外卖员照价把钱赔给了田女士,田女士又重新下单买了一份。虽然并没有金钱上的损失,但田女士还是感到有些郁闷,她认为,包装袋和食物明显不同,虽然外卖员送错了,但其实对方也应该在意识到送错后及时联系外卖员,而不是“将错就错”,结果外卖员亏了钱,她也浪费了等待的时间。
点了外卖忘了取
几天后才想起来
一些公寓、写字楼现在实行无接触式取餐,设置了统一的外卖存放处,消费者拿错外卖或忘了拿的事件时有发生。
市民李先生便向记者讲述了一件忘取餐的“糗事”。有一天晚上,李先生到健身房健身,感到腹中饥饿,便点了一份外卖送到家里,想着回家后吃。外卖很快就送到,放置在李先生小区门外的架子上。然而李先生回家后,累得很快就入睡,便忘了自己还有外卖未取,直到几天后才突然想起。
家在湖里区的陈女士则遇上了取错餐的“乌龙”。她所居住的公寓楼统一将外卖放在一楼的桌子上,有一次她点了一份刨冰外卖当下午茶,取餐时看到一个袋子上写了店名,便直接取走了,回到家发现并不是自己点的。她以为是商家出错了餐,便和商家联系,结果商家告诉陈女士,她取到的是另一家“高仿店”的外卖。陈女士很尴尬:“外卖单上写的都是虚拟号码和化名,所以看到上面的手机号不对也没在意,没想到包装袋这么像,闹了场误会。”
延伸阅读
增设智能取餐柜凭取件码拿外卖
为避免外卖集中存放点外卖容易误拿、丢失的问题,饿了么、美团外卖平台都推出智能取餐柜来减少用户收餐阶段出现问题的几率,目前,厦门的一些写字楼、公寓已经铺设了智能取餐柜。
记者从饿了么平台了解到,截至目前,饿了么在厦门铺设的智能柜已覆盖思明区、集美区、同安区等核心区域的写字楼、医院、公寓、学校多个场景,预计到年底前,厦门地区投入使用的智能柜设备数量还将大幅增加。
许女士家住龙湖冠寓,楼下有两个置物架和三排智能取餐柜,取餐柜格口共有61个,外卖员可通过手机APP或扫描二维码开柜存餐,并通知用户取餐。
许女士告诉记者:“外卖送到后会收到电话或短信,告知取件码输入以后就可以拿到外卖了,还是比较方便的。”记者留意到,取餐柜和用户收到的短信上都标注,管理人员会将滞留超过12个小时的外卖清理丢弃。
市民苏女士在国贸金融中心上班,她的公司楼下也铺设了智能取餐柜。她认为,智能取餐柜在不让外卖员上楼的写字楼、公寓等区域很实用,但她不太希望取餐柜出现在小区里,“在家时还是希望外卖能够送上门,而非我们下楼取餐”。(晨报记者黄伊娜)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