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语言发育存在个体差异 家长首先要做好诱导发音
2021-11-08 14:44:00 来源: 东南早报
0浏览 评论0条
咨询:宝宝2周岁多了,平时跟他说什么都懂,就是不开口说话。老人家说孩子爸爸也是晚说话,宝宝再长大些就自然会说话了,但还是很焦虑。
儿童健康发展中心副主任医师单丹丹:出现语言方面问题的孩子越来越多,家长的焦虑程度和关注度也随之增加。正常儿童在1.5岁-2岁时语言发育已经到了能理解并能完成基本指令的阶段,而2岁-3岁的孩子甚至年龄更大的孩子“什么都懂,就是不说”,就需要去医院检查评估了。
孩子的语言发育存在个体差异。经过评估,确实有一部分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是正常的,只是表达落后,这部分孩子就是大家所说的贵人语迟、金口难开。虽然语言理解能力没问题,但这些孩子的表达落后、不开口,也会影响学习和社交。
那么如孩子不说话,家长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确定孩子的认知、理解能力正常,排除视力、听力问题。“听不清”足以影响孩子语言发育,所以每一个语言落后的孩子必须检查听力。
其次,语言环境刺激。儿童的语言发育和语言环境、家庭环境密不可分。孩子出生后,在养育的同时要不停地给予丰富自然的声音刺激。胎儿5个月时就能听见声音,准妈妈可以不断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刺激他。语言环境刺激太少,也会影响孩子的表达。
对于还没有开口说话的孩子,首先要做好诱导发音。诱导发音也是有顺序的,从简单的开始,先从面部模仿,张口、舌、唇到练习核心音素a、u、m,模仿单音ya、da,叠音dada、mama,再到字、词、句。
刚开始是模仿发音,孩子理解后在一定情境下就可以主动表达了。有的家长说,方法都学会了,可怎么教宝宝他都不学,这就是缺乏动机、没有兴趣。可以先用孩子喜欢的东西,如玩具、食品、游戏诱导孩子发音,一定要从简单的开始。
孩子开口后,不管发音像不像、说得对不对,都应该及时予以强化,给予表扬和赞美。当孩子无意识发一个音后,家长也要重复孩子的发音,告诉孩子这个发音的意思。
如果在家练习2-3个月,孩子还是没有任何发音,建议找专业的语言治疗老师训练。总之,孩子在语言发育初期,不管是处于发声期、仿音期还是仿字期,都一定要重复再重复地练习。说得多,听得多,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自然会提高。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