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宣传走进小学校园 带领学生了解环境保护重要性

2021-12-03 16:25:02 来源: 东南早报

0浏览 评论0

11月25日下午,由泉州市生态环境局、东南早报主办的“生态环境宣传进校园”活动走进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黎明职业大学轻工学院解文丽老师受邀为该校小记者作了“碳达峰与碳中和”主题讲座的分享。

解老师从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与危害切入,一步步带着大家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危机挑战,“双碳”目标的提出和推进,彰显了中国的使命与担当。解老师告诉同学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为“双碳”目标的实现而努力,比如绿色出行、减少用纸、植树造林等。

★小实验中认识二氧化碳

□小记者 赖思滢

(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五年级)

解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实验,将试纸放入不同的液体中进行测试,试纸上的数字越小,水中的酸性越大;相反数字越大,碱性越大。我很荣幸被老师邀请做了这个测试。当我把试纸放入矿泉水中,试纸的颜色是深黄色,数值是7,说明矿泉水是中性的。而当我把试纸放入可乐中,试纸颜色变成红橙相间,数值是3-4,含有二氧化碳的可乐是酸性的。

温室效应已经威胁到地球的自然环境,减少碳排放迫在眉睫。生态环境的改善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指导老师:许振锋)

★减少温室效应的危害

□小记者 杨婧彤

(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五年级)

南极企鹅聚集在一块薄薄的冰面上,下一刻就要沉入大海;北极熊蹲在一座即将消融的小冰山上,无助地张望着……这些照片深深震撼了我们,解老师告诉我们这就是温室效应给大自然带来的危害。

二氧化碳虽然可以制成灭火器、干冰,帮助我们人工降雨,制造出绚丽的舞台烟雾……但是,过多的二氧化碳对大自然的危害还是不少的。作为小学生,我们要带动家人低碳绿色出行,把保护生态、珍惜资源、爱护环境融入日常学习和生活,从点滴做起,为环保增添自己的一份力。

(指导老师:王旭斌)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小记者 林羽铭

(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五年级)

低碳环保的文化传统自古有之,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朴素思想,到“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的感悟,无不凝聚着古人的智慧。神奇的大自然变幻莫测又蕴含规律,悠长岁月中,大自然给人类奉献了空前的繁荣。

我们应敬畏自然,行有所止。如今,在国家的倡导下,在环保人士的呼吁下,我们欣喜地发现:路上低碳出行的人多了,乱砍滥伐的现象少了,垃圾分类越发普及了……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做好力所能及的每件事,我坚信: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指导老师:颜海莉)

★减少碳排放

□小记者 庄彦妮

(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五年级)

解老师告诉我们,温室效应的英文是“Greenhouse Effect”,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因此减少碳排放有利于改善温室效应状况。

听了讲座,我对碳达峰与碳中和了解了不少。我们要多植树,少排放二氧化碳,这样才能保护地球,爱护家园。(指导老师:潘彬彬)

★力所能及低碳生活

□小记者 柳力丹

(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五年级)

听了解老师的讲座,我们知道,人人都是主体,个个都要担当。我们要力所能及做低碳生活的先行者:多骑车,少开车;多种树,少开空调;多用环保购物袋,少用塑料袋;多用节能灯,少用白炽灯;多用永久性筷子,少用一次性餐具;及时关闭各种电源……

让低碳走进我们的生活,让环保走进我们的心中,让地球母亲恢复原来的面貌。(指导老师:颜海莉)(早报记者 吴小婷 林婕茹 通讯员 周静云 文/图)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走进惠安文明交通教育基地 增强大家交通安全意识

日前,惠安县城南实验小学的小记者们走进惠安文明交通教育基地,在惠安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黄庆锵...更多

2021-08-16 11: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