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蔡尚思 "陋室"完整搬回德化 曾任复旦副校长

2014-07-04 10:01:00 来源: 东南早报

0浏览 评论0
查看原图
  • “永不毕业,长葆青春”是蔡老一生的追求。
  • 相伴50余年的陶制浴缸
  • 人物名片
  • 旧书桌
  • 旧收音机

当地政府欲设“励志室”

“百岁青年著等身,老骥伏枥犹尚思。”在蔡老的众多遗物中,一幅复旦大学在蔡老百年寿辰之时赠送的牌匾尤为引人注目,该牌匾以图文形式概括蔡老一生的经历、成就。蔡老1905年出生于德化浔中镇诗敦村一普通农家,少时曾从事农牧劳动,1925年起在北京大学自由听讲,后就学于孔教大学,曾受业于陈垣、朱希祖、陈大齐、梅光羲、李翊灼、江瀚、陈焕章和王国维、梁启超等学术界名流。

“他曾说‘永不毕业,长葆青春’,并以此激励自己。”谈及蔡老,黄耀昆滔滔不绝,“永不毕业,就是永远抱着求学的态度学习;长葆青春,要注意锻炼身体。”蔡老一生的爱好是读书、写书,业余注重健身锻炼。他勤于笔耕,著作宏富,有论著20余部,论文约300篇,计约400万字,并主编图书10余种。据悉,蔡老直到90多岁高龄,仍自己撰写文章,修订自己的文集。

“蔡老的精神值得学习和传扬。”黄耀昆表示,此次将蔡老的一些生前用品、手稿带回家乡,也是希望将蔡老的精神带回来。

黄耀昆还特别提到,为了支持此举,蔡老的儿子将县政府补助给他的10万元资金,捐献给以蔡老名字命名的尚思小学,成立奖教奖学基金。

■蔡尚思其人

北上求学 书信结缘梁启超

蔡老曾受业于王国维、梁启超、蔡元培等学术名流,说起他拜梁启超为师,还有一个故事。

据说,当年蔡老就读于福建省立十二中,曾受校长指点:“要想文章好,天天读韩文。”这个韩文,指的是韩愈的文章。年轻的蔡尚思日夜诵读,终于把韩文读得滚瓜烂熟。

1928年时,蔡尚思只身抵京求学,想拜梁启超为师。遗憾的是,梁当时不在学校,时任国学研究员办公室主任的吴宓就介绍他拜王国维为师。直到当年11月,梁启超归校,蔡尚思想拜师又不敢直接见他,就想了个办法:给梁任公写信,整封信一派韩风。

没想到两天后梁启超回信了:“大稿留读,具见真思,更加覃究,当可成一家之言。”四句话让蔡尚思雄心顿起,立志主攻中国思想史。

心系家乡 著书留名“德化蔡尚思”

蔡老离开家乡后,一直心系德化,他在民国时期的大部分著作,不只留下自己的名字“蔡尚思”,还在自己名字前面加上“德化”两字,以示自己是德化人。

上世纪80年代,蔡老得知家乡的图书馆正在筹建,需要图书,他毅然把自己珍藏的上千册图书赠给德化县图书馆,并亲笔为图书馆题写“学者之家”四个大字。1987年12月,蔡教授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德化。这次他是来参加李贽学术研讨会,会后回到德化,与慕名而来的青年人交谈甚欢,还即席挥毫写下《赠青年》诗一首。

据介绍,蔡老此前一直有个心愿,就是将自己的著作结集出版。为了帮蔡老实现这个愿望,泉州市政府、德化县政府积极推动《蔡尚思全集》的出版。2005年,蔡老百岁华诞之时,正值复旦大学百年校庆,《蔡尚思全集》正式出版,收入蔡老全部学术专著及论文,共410万字,精装8册。

人物名片

蔡尚思,1905年生于福建省德化县,2008年5月与世长辞,享年104岁。青年时师从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诸名家。1949年后,历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系主任,复旦大学副校长。蔡先生治学史哲结合,专业主要是中国思想史、学术史、文化史。长期以来,蔡先生在中国思想史研究上,尤其在如何正确评价孔子和儒学方面独树一帜,蜚声中外。

蔡尚思先生勤于笔耕,著作宏富,有论著20余部,论文约300篇,并主编有《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等图书10多种。

[责任编辑:林春婷]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