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新时空 新梦想
产业港口城市的三重联动
泉州因海丝而有过去的盛名,泉州因海丝更有明日的辉煌。如今,泉州正加快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步伐,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对内,也强化了产业、港口、城市的联动。
当年的“东方第一港”,如今已跻身亿吨大港,建成投产泊位86个;开通连接23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航线,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超亿吨;进出口总额291亿美元,其中与“海丝”沿线国家的贸易占52%。
海的旁边,是日益强大的开放型经济。2013年,泉州海洋经济总产值突破千亿元,成为福建蓝色产业潜力最大的增长点。放眼全域,泉州拥有民营工业企业4.5万多家,上市公司87家,中国驰名商标124件,居全国地级市之首,形成纺织服装、石化等千亿集群。国家级金融改革试验区、民营经济综合改革试点两大“国字号”招牌,为新一轮改革开放再添底气。今年以来,泉州凝聚政企合力,拉开“支持企业全方位创新”行动的大幕,为全方位开放、跨越式发展夯实基础。
城市布局也在拥抱海洋。明年,泉州湾跨海大桥通车,占全市人口超70%、经济总量80%的区域,将连成1小时经济圈,带动泉州从滨江城市向海湾城市腾跃。
不仅如此,泉州还组建专门工作机构,提交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的《总体方案》,争取新的国家级支持;承办了一系列“海丝”经贸交流活动,包括首届中国与阿拉伯城市论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带一路”战略研究专题座谈会等。
更多蓝色梦想盛开在未来:泉州将借力“东亚文化之都”建设,激活古城古港“海丝”文化活力;推动国内九城联合申遗,筹建国际海丝城市联盟;构建面向“海丝”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地区间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这座昔日的东方大港,正坚定地伸出臂膀,与海洋又一次相拥!
泉州晚报记者 郑意凡
[责任编辑:陈健]
相关阅读
-
-
新华社专稿:走进那段记录在石壁上的海丝历史
福建泉州丰州镇九日山现存古代摩崖石刻77方,其中10方直接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记录公元1174年至126...更多
2014-05-18 10:24:51
-
泉州多举措推进“海丝”申遗 加强保护可移动文物
泉州各地将结合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进一步加强“海丝”可移动文物的征集、展示等保护工作。更多
2014-05-17 09:24:56
-
泉州推进先行区建设 初步遴选48个海丝建设项目
泉州积极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目前,全市已初步梳理征集融入海丝建设项目48个,并将...更多
2014-05-06 07:23:39
-
东亚文化之都泉州:海丝遗韵千年 文都留存史迹
古城泉州,“东方第一大港”留下许多历史印记,不计其数的海丝遗迹和文物,为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更多
2014-02-13 15:07:00
-
泉州整合海丝资源 力争建成国际化文化交流展示中
泉州启动“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提出申请设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以高...更多
2014-04-21 09:2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