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海丝路”辉煌历史 曾贡献至少3个概念词汇
《哥伦布首航美洲时 曾误认为前方就是泉州》●追踪
专家认为泉州曾向世界贡献至少三个概念词汇
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哥伦布,在1492年11月1日的航海日记中记载,他曾把前方的陆地或城市误认为是泉州。这个罕为人知的史实一经见报,引起众多网友、泉州市民和泉州文史界的热议。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副会长王连茂认为,哥伦布远航探险,正是因为对刺桐港的向往。此外,泉州至少向世界贡献了三个概念词汇:茶、缎子、帆船。
【热议】
市民网友
数百年后仍有外国人 捧着游记寻找刺桐港
“没想到哥伦布是受到刺桐港的巨大诱惑,探险航行的时候才找到新大陆!”在市区某事业单位工作的陈女士说,虽然一直都知道泉州在历史上的辉煌,但看了早报的报道,还是被深深震撼和感动了:原来昔日刺桐城有这么大的魅力,能让一拨又一拨探险家云集于此,最后还留下不少著作!
这个消息还引起不少网友的转发和热议。网友“judy花的”回忆,2002年她还在上大学时,曾接待过一对70多岁的美国夫妇,他们拿着一本《马可·波罗游记》就千里迢迢来寻觅东方第一大港。为了让二老不抱憾而归,她咨询了泉州旅游界资深人士,查了很多文献,也因此领略了刺桐昔日的瑰丽,没想到数百年过后,竟然还有人像哥伦布一样捧着游记找寻刺桐城。“刺桐港的魅力无与伦比、无可替代!”
文史界
报道见证 泉州“海上丝路”辉煌历史
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副会长王连茂说,早报关于哥伦布的报道,他在早前所写的《<走近泉州>读后感》一文中已有提及。《走近泉州》是德国学者恩勒特所著,2013年中文版在泉州首发,该书用德国人的眼光,讲述泉州港占据世界第一大港地位达400年之久的史实。
王连茂介绍,哥伦布航海探险时,行囊里装着《马可·波罗游记》,而且意大利学者保罗·托斯加内里为哥伦布的航海提供的东方历史资料中,特别指出那儿有一个巨港叫刺桐,“盖诸地商贾,贩运货物之巨,虽合全世界之数,不及刺桐一巨港也”。
“看来哥伦布对此是神往已久的了。”王连茂说,早报报道了这一鲜为人知的事实,让市民了解到背后的故事,报道彰显了昔日刺桐港的辉煌。
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认为,宋元时期,泉州的瓷器和刺桐缎等物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抵达欧洲,成为皇室用品,商人和探险家对刺桐港充满向往。到了明代,德化白瓷运载到欧洲,进一步助推了欧洲人从海上寻找古刺桐港的探险欲望。哥伦布的远航,正说明古代刺桐港的辉煌。
[责任编辑:林春婷]
相关阅读
-
-
揭秘“哥伦布航海日记” 首航美洲曾误认为泉州
在人类历史上,1492年是极为重要的一年——这一年10月12日,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从此,一...更多
2015-02-10 10:28:56
-
土耳其总统称穆斯林比哥伦布早300多年发现美洲
2014-11-16 10:02:17
-
-
石狮一母亲遗弃2岁患病幼女 反悔报警面临处罚
“我们家境不好,没法给她治病,如果有人能给她好的生活,对她来说是好事。”这是云南女子龚某将患...更多
2014-04-01 21:3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