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各收费站取消收费大事记 刺桐大桥元旦起停止收费

2015-12-25 08:49:39 来源: 今日泉州网

0浏览 评论0

1995年,刺桐大桥动工建设。(曾雅各 摄)

相关新闻:

泉州晚报讯 (记者孙灿芬 通讯员庄爱萍)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国内首例BOT(即由民间投资兴建并经营一段时间,再由政府回收的公共设施建设模式)项目——泉州刺桐大桥,将提前回收特许经营权,于2016年1月1日零时起停止收费

于1995年5月18日开建、1996年12月28日通车的刺桐大桥,北起中心市区宝洲街南侧与平原渠交点,南至晋江池店东山村南省道306线(现308线),主桥长1535米,北引道200米,南引道2300米,是当时全省最大型公路桥梁之一。值得一提的是,以首吃螃蟹精神,刺桐大桥建设采用BOT模式。经省政府批准,大桥实行双向收费,从建设之日起至2025年5月18日共计30年,经营期满后无偿移交给政府。这样的建设管理模式,开创民营资本投资基础设施的先河,其模式在各地基础设施领域复制推广。

建成通车近20年来,刺桐大桥为晋江两岸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取消收费前,刺桐大桥执行小型车辆6元/车次的过桥费标准,全年通行费用曾在2006年创下8400万元的高峰。但也因其收费,日益制约着交通出行和经济发展。进入21世纪,取消刺桐大桥收费的市民呼声日益迫切,这也是每年市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为还原大桥公益属性,市政府2014年成立专门工作机构,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相关程序,与刺桐大桥投资建设管理业主友好协商大桥特许经营权回收事宜,并最终达成共识,促成大桥明年起也即提前近10年取消收费。

目前,泉州中心市区共有8座跨江桥梁。随着刺桐大桥结束收费,除沉洲高速公路桥外,中心市区其他7座过江通道实现全面免费,全市普通公路桥梁收费也将成为历史。市民普遍认为,此举不仅将降低出行成本,且有望加速环湾中心城市建设,特别是为两岸晋江滨江商务区和丰泽泉秀街道区域带来巨大利好。

刺桐时评

送给市民的最好“新年礼物”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新年即将到来之际,泉州人的“朋友圈”沸腾了!一份真正解决问题、顺应民心的“新年礼物”,终于在期盼中到来——从2016年1月1日零时起,泉州刺桐大桥停止收费!如果说20年前采用BOT模式建造这座大桥是顺应了城市发展,那么20年后提前收回特许经营权停止收费,则无疑是这种趋势的延续,是顺应民意的举措!一座大桥,拉近的不仅是一江南北,更是施政者与老百姓的心。

网民纷纷点赞:这是为民办实事、谋福祉的最佳注解!

铺开泉州中心市区地图,横亘在晋江之上的桥梁虽然不少,但直通城市最繁华、最核心商业区的,莫过于田安、刺桐二桥。而刺桐大桥更是直接与国道、高速入口、机场连接线等主干道衔接,是中心市区通往晋江、开发区等城市新区的咽喉,作用、意义不言而喻。可一个尴尬的现实是,以往实行的双向收费,人为地隔断了桥南、桥北的密切往来,影响了城市环湾、向湾发展的大计,社会各界呼声日切,期待着改变。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刺桐大桥停止收费是一份送到老百姓心坎里的“民心大礼”,同时也是加快“五个泉州”现代化建设,推进泉州环湾向湾、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的必然决断。想民所想、急民所急,2016年1月1日的刺桐大桥,将承载着市民更多的“幸福获得感”,成为泉州“十三五”最饱满的起笔。(薄鲁晖)

1996年12月28日,刺桐大桥通车。(曾雅各 摄)

核心提示

昨日,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审定,泉州刺桐大桥特许经营权提前回收,将于2016年1月1日零时起停止收费。届时,泉州范围内将没有收费的普通公路桥梁。

1996年年底,刺桐大桥建成通车时即开始收费,持续至今。大桥的通车,一度为晋江两岸往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刺桐大桥收费站逐渐成为市民眼中的“拦路虎”。因收费的缘故,市民不得不绕道,出行有着诸多不便,泉州环湾同城化发展也受到制约。一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建议取消收费。

下个月,刺桐大桥收费提前9年取消后,市民来往晋江两岸又多了一条免费的快速通道可以选择,跨过晋江前往坪山路、仕公岭、华侨大学、城东片区、洛江区等方向的车辆,选择刺桐大桥将更加顺畅。这一举措可减轻市民的出行成本,缓解晋江两岸的交通压力,利好江滨两侧沿线地块,大桥两头楼盘将受益,同时将进一步促进晋江两岸环湾城市的无缝对接。 □泉州网-泉州晚报记者 王金植 吴志明

回顾

建成通车20年 作出重要贡献

作为泉州市跨越晋江的主要通道,1984年通车的泉州大桥,原设计为每昼夜通车1.5万辆次。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泉州大桥实际每昼夜通车上升为4.8万辆次,严重超负荷运行,成为国道324线及泉州市南北交通的“瓶颈”地段。

为缓解交通压力,1994年初,泉州市政府决定再建一座跨江大桥。1994年10月5日,市政府正式批准刺桐大桥投资公司按照BOT(建设—经营—移交)方式进行大桥的建设运营。1995年5月18日,刺桐大桥全面动工建设,1996年11月18日竣工,同年12月28日正式投入运营。大桥桥长1535米,宽27米,北引道200米,南引道2300米,全桥并列六车道,设置中央绿化分隔带,设计日通车量为2.5万辆次,桥下可通行500吨胖体海轮。

市交通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刺桐大桥是以公路交通为主、兼顾城市交通的桥梁,北起泉州市区宝洲街南侧与平原渠交会点,南至晋江池店镇东山村南省道306线(现为省道308线),是当时福建省内最大型的公路桥梁之一。刺桐大桥采用国际通行的BOT方式进行建设和经营管理,投资建设模式以民营经济为主,开创了福建省民营经济投资基础设施的先河,也是我国采用BOT投资方式和投资体制改革的成功范例。

刺桐大桥于1996年12月25日设收费站,实行双向收费。根据省政府批准,大桥收费期限从建设之日起至2025年5月18日,共30年,经营期满后属BOT的项目无偿移交给政府。

刺桐大桥通车后,有效缓解了车辆的拥堵,成为泉州市过境车辆和泉州中心市区、晋江往来的主要通道之一。大桥建成通车近20年来,对泉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责任编辑:林春婷]

相关阅读

官方正式确认:泉州刺桐大桥2016年1月1日起停止收费

官方正式确认:泉州刺桐大桥2016年1月1日起停止收费

泉州广播电视台新闻广角报道,来自泉州市交通委的消息: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审定,泉州刺桐大桥特许经...更多

2015-12-24 11:58:34
泉州拟打造中国海丝战略核心与主题城市 打造两江一湾

泉州拟打造中国海丝战略核心与主题城市 打造两江

空间发展模式也将从“山水滨江城市”向“环湾城市”提升,从“市民化宜居城市”向“旅游者友善城市...更多

2015-12-24 09:38:45
泉州中心市区新路牌上岗有4大变化 图解新指路牌怎么看

泉州中心市区新路牌上岗有4大变化 图解新指路牌

昨日,记者从市交警支队了解到,目前,交警对中心市区的指路标志进行重新规范设置,现已进入收尾阶段更多

2015-12-24 08:54:08
泉州海丝先行区蓝图初步成型 延续历史中创造新的历史

泉州海丝先行区蓝图初步成型 延续历史中创造新的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曹文炼,市领导郑新聪、翁祖根、陈庆宗、陈荣洲、李冀平等参加会议。更多

2015-12-23 09:03:39
福建将出台办法保护“刺桐城” 管理范围分三大类16处

福建将出台办法保护“刺桐城” 管理范围分三大类

泉州,古称刺桐城,宋元时期为“东方第一大港”,被马可·波罗誉为“光明之城”。随着国家“一带一...更多

2015-12-23 08:58:25

泉州市区迎来8万扫墓大军 缅怀先人提倡文明祭扫

泉州市区坟墓最为集中的“两园一山”,前来扫墓的人流量约8万人次,其中泉州宏福园3 5万人次,皇迹...更多

2014-04-06 21: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