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校委会主席李国章上任 "大尺度反对活动"来了

2016-01-04 17:02:39 来源: 观察者网

0浏览 评论0

抗议活动现场

盼任命事件告一段落

对于港大校委会主席职位悬空一段时间后终有定案,各界表示,李国章在教育管理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是校委会主席的理想人选,又认为今次任命事件在争议中告一段落,体现现有机制行之有效,并希望各方应该以理性的态度,对待李国章上任后的表现。

港大校友、港区全国人大代表蔡素玉表示,欢迎今次委任决定,认为体现出政府能按照机制处理事务,“有法有例,就要按照规矩做事”;对于一个校委会主席,一定会有考量标准,但不应只为满足一小撮人的意愿而更改人选,至于李国章上任后的表现,可届时再有定论。她又指,现时港大政治化严重,教职员已感到厌烦,希望任命事件告一段落,今后港大能集中精力关注教育质素和科研工作。

港大校友、经民联副主席卢伟国认为,李国章是担任港大校委会主席的合适人选:“在教育管理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曾经担任中大校长,教统局局长,这种履历绝对可以胜任校委会主席。”他又认为,“反对派”和部分激进人士有意将李国章形容成一个仇视学生、会损害港大利益的人,是“莫名其妙,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批评将政治带入校园的正是这群喊着口号干预校政的人。

港大校董会成员、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钟树根认为,李国章是校委会主席的理想人选,在教育界工作有经验。对于有部分港大校友反对李国章出任校委会主席、并举行所谓“公投”,他认为该投票并非民主投票,不具代表性。他寄望李国章“上场”后增强与学生的沟通,能够关注学生的诉求。

港大校友、岭南大学经济学系主任何泺生指出,尽管有关任命在社会上可能存在争议,但自己也呼吁各方接受任命:“或者大家是有不同的喜好,但以李国章先生目前的表现来看,他们所讲的理由不能构成不让其担任校委会主席的理由。”

教联会会长黄均瑜认为,李国章曾是大学校长,又是前任教统局局长,熟悉本地大学和教育事务,“对教育制度的理解,无人高得过他”。他批评此前港大校委会的两次录音片段在此时曝光,“只是为反对派提供弹药,是一次政治操作,在向政府显示实力,要用自己手段,改变原来行之有效的规则,政治意图好明显”。

校委会为大学最高管治机关

香港大学的管治架构分三层,校务委员会、教务委员会、校董会。

校务委员会为大学最高管治机关,委员人数在十八至二十四人之间。校外人与校内人之比率为二比一。任期通常为三年。校委会就校长、副校长等关键人事、财务及校政方针作出最终决定。

教务委员会为主要学术权力机关,负责规管大学内所有关于教学及研究的事宜,并须配合校务委员会决策。教务委员会委员人数介乎四十二至五十人之间,成员包括校长、首席副校长及副校长、学院院长及院务委员会主席等。

校董会具有制订、审批或修订港大规程的权力。

[责任编辑:陈健]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