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省GDP增速仅重庆广东提高 投资未明显下滑
2016-01-22 15:14:02 来源: 观察者网
0浏览 评论0条
随着2015年中国GDP的发布,天津、湖北、重庆等不少地方陆续加入公布当地经济运行情况的阵营。
根据目前已公布2015年GDP增速的11个省区市统计数据,9个省区市GDP增速均较2014年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唯有重庆、广东两地逆势而上,增速高于2014年。而去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速较为靠后的东北三省和山西等能源大省则尚未公布2015年全年的GDP成绩。
重庆、广东固定资产投资未见明显下降
值得关注的是,与全国经济数据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下滑的情况不同,在GDP增速“逆势而上”的重庆、广东两省,一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并未出现多大波动,依然维持在较高位。2015年,重庆的工业投资增幅则高达19.8 %;广东则是受益于房地产市场回暖,房地产业不但未对经济形成拖累,更是拉动GDP增长0.7个百分点。
统计数据显示,重庆2015年GDP增速高达11%,比2014年还高出0.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其增速高居目前已公布经济成绩的省区市榜首,也比6.9%的全国GDP增速高出许多。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被认为是近年来拖累中国经济增长的一大因素。而重庆GDP何以仍维持在如此高位?从重庆市统计局公布的信息可以看出,不同于全国整体情况,固定资产投资一项依然在有力地拉动重庆的经济。2015年,重庆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同比增长高达17.1 %,比2014年增速仅仅下降0.9个百分点。
而比较两年来的重庆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可以发现,两年来重庆固定资产投资从未出现过大的波动,始终维持在17%以上的高位。而两年来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却已从2014年1-2月的17.9%下滑至10%。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重庆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仅为3.3%,并不足以成为重庆固定资产投资维持高位的主要原因。而与房地产开发投资形成很大对比的是,2015年重庆的工业投资增幅高达19.8 %。
同样,在GDP增速逆势而上的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一项也未对其经济构成拖累。2015年,广东省GDP增速为8%,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2015年,广东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8%,增速仅较上年同期回落0.1个百分点。
但与重庆不同的是,广东省房地产市场2015年的表现则较为给力,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1.8%。 而从房地产销售情况来看,2015年广东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5.4%,回暖态势明显。统计数据还显示,2015年广东的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2%,拉动GDP增长0.7个百分点。
地方GDP
从目前发布2015年经济运行数据的地方来看,“经济的新增长点呈现出转移和变化的过程,经济增长的质量有所转变和提升。”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刘学智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概括道。
湖北省20日发布数据显示,该省去年实现GDP29550.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9%,增长幅度高于全国2.0个百分点。2015年,重庆市实现GDP15719.72亿元,同比增长11.0%,较全国高4.1个百分点;四川省实现GDP30103.1亿元,比上年增长7.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个百分点。
刘学智指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经济增长正在发生地域性转变,由于东部沿海地区省份经济体量大、增长速度快,过去经济增长主要靠东部沿海地区省份拉动,如今,经济增长较快的省份正在向中西部区域转移,例如2015年湖北、重庆经济增速较快,这说明,经济增长的含金量在提升。
他还指出:“当然,GDP含金量的提高,除了地域性转变,还表现为产业结构变化,一方面,高耗能产业增速不断下降,在GDP中的占比也正在回落,这集中体现在山西、河北、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去产能压力较大的省份经济增速偏低。”
从已公布去年经济运行数据的湖北来看,全省六大高能耗行业增加值增长6.1%,较上年回落0.6个百分点,低于全部工业增速2.5个百分点,全年单位GDP能耗继续保持下降态势。高耗能产业的增长回落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经阶段,也是GDP质量提升的过程。
另一方面,第三产业正在高速增长,在GDP中的占比也在不断提高,在中西部地区,新的增长极正在形成,而像北京、上海等第三产业已经比较发达的地区,虽然第三产业增速比中西部有所下降,但依然保持中高速增长,这是GDP含金量较高的一个重要标志。刘学智表示。
已经公布GDP的几个省份,经济增速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即第三产业增长较快,有的地方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两位数以上。与此同时,不少地方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接近10%。例如,广东省第三产业增长9.7%,远高于第一产业的3.4%和第二产业的6.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1%;四川省第三产业增加值12132.6亿元,增长9.4%;天津市第三产业增加值8604.08亿元,增长9.6%,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2.0%,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天津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
这和全国数据内在一致,1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0863亿元,比上年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74278亿元,增长6%;第三产业增加值341567亿元,增长8.3%。从中央到地方,GDP的含金量都在不断提升。
刘学智进一步指出,第三产业不像第二产业那样分类明确,第三产业主要是服务业,就其内部来看,商贸服务、仓储物流、信息科技服务和健康医疗相关的服务等在第三产业中增长较快,这几个细分行业的迅速发展最能代表第三产业含金量的提高。
[责任编辑:陈健]
相关阅读
- (2014-07-28)22省份GDP增速高于全国水平 西部地区领跑全国
- (2014-08-07)中国31省份上半年GDP出炉 总量超全国逾3万亿
- (2014-08-13)多省份调整县市考核方式 中国正告别“唯GDP论”
- (2014-08-21)70余县市取消GDP考核:重塑政绩观的“破冰”一步
- (2014-09-19)国务院: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