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全文/附图表

2016-04-11 09:19:40 来源:今日泉州网 责任编辑:卢侨生

0浏览 评论0

三、促进闽台旅游产业深度合作

着眼两岸乡村、文创、修学等领域,绘就全新的发展脉络,推动闽台旅游产业深度合作。

——推进闽台乡村旅游立体化合作。持续推进“闽台乡村旅游试验基地”建设,持续办好“两岸乡村旅游圆桌会议”,构筑闽台乡村旅游常态化、高效化合作平台。深入开展“千名福建乡村旅游创业人才赴台培训计划”、乡村旅游“种子师资”培训计划等活动,加强对全省乡村旅游的智力支撑。

——深化闽台文创旅游合作。加大与台湾文创旅游企业合作,联手打造文创旅游产业链。支持厦门和泉州打造文创旅游合作示范基地。引进有市场前景、有较高科技含量的企业到福建聚集落户,投资建设文创旅游项目,打造一批富有闽台特色文化内涵的文创旅游产品,鼓励文创全民化、生活化、精致化发展。

——促进闽台修学旅游合作。完善“闽台修学旅游基地”,持续开展“万名台湾青年学子来闽修学旅游”活动,创新院校交流、师生互动、基地建设等形式,推动“清新福建进台湾校园”主题活动走进更多的台湾高校。

四、推动闽台基层民众互动

以台湾基层和青年为主要对象,拓展闽台旅游交流互动渠道。

——开展多元合作交流。发挥闽台区域优势,以台湾中南部为重点,开展主题活动、城市旅游协作、旅游景区对接、行业协会交流等多形式合作。

——推进业界联合营销。借助海峡旅游博览会、台北旅展等平台,联手台湾业界开展串联营销,同时注重发挥台商、同乡会等社会团体在营销宣传方面的作用,合力编制适合双向市场需求的产品,开拓中小企业共同市场。

——促进两岸民众交往。支持各地举办闽台同名同宗活动,邀请台湾同名同宗乡亲到福建探访寻根、修撰族谱、宗姓联谊。持续举办“两岸妈祖文化旅游节”等交流活动,促进妈祖、陈靖姑、保生大帝、开漳圣王、关帝等民间文化交流互动,深化闽台基层群众沟通交往。

第六节  完善旅游公共服务

强化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市场参与、社会协同,大力推行旅游标准化建设,积极推广PPP融资模式,全面推进旅游公共服务建设,建设100个旅游设施基地,推动全省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更加人性化、标准化、国际化。

一、重点推进智慧旅游

推动基于互联网的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建设和新型旅游体验产品开发,开创旅游产业数字化发展新模式。

——建设智慧旅游系统平台。

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全省旅游基础信息数据库,加大涵盖全面旅游要素、城市资源、气象、交通等相关旅游公共服务信息数据的采集,建立有效的政府部门间,政府与社会企业间数据交换共享机制,推动旅游公共服务信息数据向社会开放,为游客、企业、政府提供不断升级的数据服务。

依托一体化的智慧旅游云集群平台建设,完善智慧旅游应用数据库,建立旅游产业大数据平台、关联云应用平台、宣传营销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及旅游娱乐融合平台等五大应用平台,形成开放的智慧旅游标准化数据接口,配套方便适用的移动客户端和虚拟旅游平台。

完善智慧旅游大数据应用、全媒体网络营销、线上体验式服务、网络预订管理、行业运行监控、网上办事、情报与分析、质量评价、人才培训等重点应用功能,强化智慧旅游系统在旅游营销、行业管理、市场服务方面的应用。

——推进智慧旅游项目实施。

建设旅游要素智慧旅游云及云节点,加强关键云节点项目落地。强化政府引导的“清新福建”智慧旅游景区多卡通闸机建设,实现“清新福建”智慧旅行社云节点(ERP系统)与政府网上办事系统联动、“清新福建”智慧旅游饭店云节点与全省房态资源系统联动。

加强旅游服务质量应用,建设旅游企业资质与游客评价系统,购买第三方大数据的口碑评价分析服务系统,建设智能化自助线路编排预定系统,建设散客的“旅游顾问”服务系统,提供的客观旅游景区、旅游饭店和旅行社的质量评介分析,为游客提供可信的出游选择参考。

制定旅游要素相关智慧旅游规范。出台智慧旅游景区服务规范,推动A级景区实现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功能,景区游客集中区域免费WIFI全覆盖。出台智慧旅游饭店规范,推动星级饭店实现自助入住和退房系统、客房多媒体自助服务终端、饭店智能客房控制系统、客房全网销售共享系统等。出台智慧旅行社促进规范,提升政企网上办事效率,全面推广EPR系统管理,实现旅游线路规划、产品组合预定、宣传销售、质量管控智能化。

开展智慧旅游示范带动,推动福州、厦门、龙岩和武夷山市“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建设,20个福建省智慧旅游试点县区建设和150家智慧旅游示范企业建设。鼓励各地建设集旅游咨询、展示、预订、交易于一体的智慧旅游乡村服务平台。充分应用自贸试验区、高新区政策,引导社会资本建设智慧旅游产业基地、创客基地、闽台合作基地、线上线下融合基地、旅游信息化人才培育基地、创新企业孵化基地,促进更多的智慧旅游企业融资上市。

加快推进旅游区域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机场、车站、码头、宾馆饭店、景区景点、旅游购物店、主要乡村旅游点等旅游区域及重点旅游线路的无线网络、3G/4G等基础设施的覆盖率。

——创新“互联网+”旅游服务。

建设“清新福建”多语种旅游门户网站,向境内外旅游者提供旅游成行的一站式服务。建立全省统一的电子票务“预约+购买”系统,实现各景区票务预约系统与省级平台对接,数据互联互通。开发方便实用有趣的“清新福建”旅游APP,实现移动端服务游客泛在化和旅游产品全链条营销,形成“笨游”福建,“到了福建,人人都是旅行家”的系统功能。

通过开发“清新福建”应用程序群,包括基于微信、微博等国内外主流社交媒体平台的轻应用和独立开发的应用程序,集成地理信息系统、物联网技术的服务,强化线上线下互动交流,探索“互联网+”旅游服务新模式。

与主流在线旅行商平台、金融机构合作,以“旅游+互联网+金融”模式,打造集旅游企业、行业商户、旅游消费者在线查询、在线支付、账务管理、交流互动于一体的服务平台。

二、优化旅游交通

——健全立体大交通体系。支持增加东南亚热点航线,新增直飞欧美的远程国际航线,推动厦门航空实现欧美澳国际航线全覆盖。推进厦门翔安国际机场、福州长乐国际机场、武夷山(新区)国际机场、泉州晋江国际机场、平潭国际机场、三明沙县机场、龙岩冠豸山机场的建设和升级。继续推进高速铁路建设,重点打造厦门、福州、武夷山三大高铁站,设立福建旅游宣传窗口,推动与江西、浙江及台港澳间的“高铁+邮轮”线路合作。

——完善景区交通网络。继续推进景区的“最后一公里”公路建设,到2020年建成1500公里标准化旅游公路,全面提高旅游景区通达性。提升旅游交通便捷服务,完善公共交通的旅游服务功能和旅游交通引导标识系统,完善停车场、服务区等相应的配套基础设施,提升航空、公路、铁路、水路枢纽的旅游交通无缝接驳服务。

三、持续推进五大工程

——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工程。积极探索“以商建厕、以商养厕、以商管厕”旅游厕所商业化运作新模式,丰富旅游厕所服务功能。将旅游厕所建设作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5A、4A级景区以及乡村旅游点等创建评定的重要指标,并实行“一票否决”。至2017年,全省新建旅游厕所1300座,改扩建500座,实现所有A级景区厕所达到A级以上标准,其中5A级景区厕所达到3A标准、4A级景区厕所达到2A标准以上。

——推进旅游集散服务体系工程。筹建福建海丝国际旅游集散服务中心暨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交流展示中心,提供集散服务、智慧信息咨询、免税购物、旅游配套酒店、休闲娱乐、旅游产品交易等一站式旅游服务。依托机场、高铁站、客运站、高速公路服务区等,继续推动全省三级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构建覆盖全省的旅游集散系统。鼓励引导社会资本通过PPP模式投资、建设、运营旅游集散中心,争取到2020年,市场化运作旅游集散中心占全省总量的50%以上。

——推进“清新福建”旅游直通车工程。搭建市场化运作平台,率先在5A级景区开通“旅游直通车”专线,实现5A级旅游景区与临近中心城市、机场和高铁站等交通枢纽的无缝接驳,逐步延伸至其他重点旅游景区互通和跨地市直通车互通。发挥旅游集散中心综合服务功能,开通旅游集散中心“旅游直通车”专线,实现与国内长线旅游、出境旅游、邮轮旅游、自由行的无缝接驳,为散客提供直达景区的“旅游直通车”服务。

鼓励引进全国性业务的汽车租赁公司,支持网络租车企业入驻福建,在全省布局汽车租赁“一站式”服务网络。推动租赁公司入驻火车站、飞机场、邮轮港等,强化集散中心、营地的汽车租赁业务的模块化、标准化建设。

——推进旅居全挂车营地和露营地工程。推进围绕旅游景区建设一批自驾车旅游服务区、汽车旅馆、旅居全挂车营地,出台旅居全挂车上路通行的政策措施。到2020年,建成50个露营地,其中五星级营地6个,四星级营地10个。

专栏四:5A级旅游区(点)旅游直通车建议线路

5A级旅游区(点)旅游直通车专线

武夷山机场—泰宁世界地质公园

武夷山机场—屏南白水洋鸳鸯溪旅游区—福鼎太姥山风景名胜区

福州长乐国际机场—屏南白水洋鸳鸯溪旅游区—福鼎太姥山风景名胜区

泉州晋江机场—泉州市清源山风景名胜区

冠豸山机场—福建土楼永定景区

厦门高崎国际机场—福建土楼永定南靖旅游景区

高铁南靖站—福建土楼南靖景区

高铁福鼎站—福鼎太姥山风景名胜区

高铁宁德站—屏南白水洋鸳鸯溪旅游区

高铁莆田站—莆田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

高铁古田站—宁德市白水洋景区

三明沙县机场—泰宁世界地质公园

——推进旅游安全保障工程。贯彻落实《旅游法》,进一步明确各相关主管部门的旅游安全监管职责,推进旅游安全监管制度建设,努力构建适应旅游产业发展的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持续推进旅游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指导旅行社企业构建“五落实五到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体系,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重点加强对各类景区、旅行社、星级饭店、旅游客运等企业单位的安全监管,健全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将旅游安全作为突发事件监测和评估的重要内容,加快推进旅游目的地旅游气象、地质灾害、生态环境、流量控制等监测和预报预警系统建设,建立旅游目的地安全风险提示制度。将旅游应急管理纳入各级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加强旅游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和救助机制建设,健全完善公共救援、公益救援与商业救援三大救援机构体系。政府主导建立信息共享的协同应急与救援平台。

参与评论

图片新闻

视觉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