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全程直击泉州狩猎队围捕野猪 揭人猪大战背后困局

2016-06-29 10:50:13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林春婷

0浏览 评论0

再过一个月将迎来水稻收获的季节,一些闻到稻米香的野猪又蠢蠢欲动了。日前,有媒体报道了位于国道边的泉港区涂岭镇白潼村农田受野猪侵扰,村民苦无对策。永春专业狩猎队到白潼村帮忙“降猪”。记者从泉州市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等部门了解到,永春、德化等山区乡村是野猪横行的传统重灾区,这两个县组建了多支专业的护农狩猎队,每年捕杀野猪数百头,守护了当地农作物的丰收。

6月27日,记者赶赴永春德化,与当地的护农狩猎队一起进山,直击狩猎队员们如何猎杀野猪,并关注“人猪大战”折射出的生态修复、野生动物保护、粮食保障以及狩猎机制等种种困局。

本报记者全程直击专业狩猎队围捕野猪 倾听“人猪大战”背后的困局

泉州通过人工组织狩猎队捕杀野猪,实现了生态的平衡,但操作过程中面临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现场

猎人猎狗合围 狡猾野猪悄悄溜走

6月27日,雨后放晴,永春县桂洋镇护农狩猎队队长吴水元联系记者说,狩猎队的两位老猎手清晨上山,在两处地方分别发现1头野猪的踪迹,准备下午围捕。记者立即驱车赶往。

第一个狩猎点位于桂洋镇茂春村的一座山中。据介绍,这里原本是田地,随着人员外迁,逐渐成为村民放羊、养鸭子的场所。

吴水元说,队里74岁的老猎手一大早就翻山越岭走了10多公里山路,通过观察野猪觅食、行进的痕迹,判断有一头五六十公斤重的野猪前晚到山下农田里吃饱后,躲在附近山上睡觉。

到场的猎人有10人,猎狗5条。按照惯例,两名未持枪的猎手带着5条猎犬从右侧进发,往左侧寻找野猪,一旦找到野猪,就将其往预定方向赶。另外七八名持枪的猎手,则从山沟绕到山包左侧山坳中,在不同地点蹲守。记者也随着猎手老周在一个野猪最有可能通过的竹林边蹲守。

就位后,老周观察地形,折来一些树枝茅草搭建了一个简易掩体。“这样野猪看不到人,不会被吓跑,我们也方便射击。”随后,他躲在掩体后,将猎枪靠在身旁,静待野猪到来。

不久,远处传来猎手驱赶野猪的喊叫声。这么快就有收获?记者有些激动,立即屏住呼吸细听,却没有听到犬吠声。老周解释,猎狗在寻找野猪的时候一般不叫,只有找到野猪后才会大声吠,通知主人。

1秒,2秒,3秒……静静的等待中,时间有些难熬。1个多小时后,野猪仍没有出现,也没有听到枪声,老周判断野猪已经逃跑了。果然,几分钟后,其他猎手传来消息,这头狡猾的野猪反身钻进山包上方的深山密林里去了。

参与评论

图片新闻

视觉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