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杀犯高承勇曾试图逃跑自杀 对死者无歉意在意儿子
2016-09-07 17:39:18 来源: 新京报
0浏览 评论0条
9月1日晚,一名票友在白银市中心的一个凉亭中表演秦腔,吸引了上百名戏迷围坐听戏。
女工崔某除了颈部被切开,上身有22处刀伤,其下身赤裸,乳房、手、耳朵都没有了。
刑警王洋(化名)进现场时,碰到担架抬死者出来,一只手吊在担架外,他想把它放回去,顺着胳膊,摸不到底,“怎么是个棍”,他吓得差点摔倒了。
供述时高承勇说,他把割下的这些器官都扔进了黄河,然后回到青城镇的家。
在张端眼里,白银人不存在这么极端的杀人方式。他们耿直,彪悍,不打嘴仗,上来就爱动手,刀也动,骨折、脑震荡是常事。杀个人也简单。人们听说谁把谁杀了,“哦”一声就过去了。而这次看到现场,杀得那么惨烈,“啊?”才引起大家关注。
没过多久,城里传言四起:白银出了个“杀人狂”,偏爱红衣、长发、高跟鞋的年轻女子。还有传言称,凶手的前女友喜欢穿红色衣服,后来两人闹掰,所以他怀恨在心。
在灰扑扑的厂区,延续了改革开放前的着装要求,人们穿着一模一样的蓝色的确良工装,单调而沉闷。一位当年的纺织女工回忆,正因如此,年轻姑娘们下班后格外爱穿红色,它那样明亮,让人快乐。
但连环凶案将这种美好“变异”了。
白银市图书馆管理员李春(化名)除了本命年时,买一件红衣穿两天,其他时候再也不穿红衣服了。她甚至有些讨厌红色。那几年,街上看不到红裙子,甚至看不到披肩长发,女孩们都把长发挽起。
人们还总结出杀人狂的作案习惯,在大街上流传:是外地人,冬天来作案,夏天不来。有几个千万不要去的地方:银水巷,传言那里捡到过一条人腿;冶炼厂家属院以及新开发的人少、幽暗的地方。
恐慌情绪还影响到了学校。学校开始提前两个小时下晚自习。门口接孩子的家长多了起来。十多年过去,提早的晚自习时间,沿用到了现在。
一位中学教师的家在一个幽暗的巷子里,她总让家人留着灯,上完晚自习回去,她会踹几脚墙,弄出点声响壮胆,还让丈夫出来接她,“现在想想,有些后怕”。
刑警王洋的记忆里,那时警方接到的报案剧增,常有人怀疑自己被尾随而报警,当时白银公司保卫处的一位侦查员,听到一点消息,“刷地就扑过去”。老百姓和警察都已经草木皆兵,“快要神经了”。
凶杀案的恐慌就像瘟疫一样在城市蔓延。而资源枯竭的危机、经济的极速下滑在这一年同样显现。
曾经效益好、包分配、收入比市里职工高出三分之一的白银公司,开始发不出工资,白银公司职工羡慕起白银市职工。这座城市的多数人,都在迷茫与恐惧的氛围里生活。
疑犯消失的十四年
很长一段时间里,每次受害者家属跑到警局打听,张端潜意识里都希望躲得离他们远远的。
有DNA,对比不了;有指纹,只能肉眼识别;有画像,没有天网系统。明明证据都有了,但悬案十多年没破,这让他发窘。
2000年冬天,再次案发。棉纺厂家属院里,29岁的罗某被杀死。与此前命案类似,她颈部被切开,双手被取走。
警察们最悔恨的是,2001年,他们曾与疑犯擦肩而过,丧失了抓住他的机会。
这一年5月22日,公安局接到报警,电话那头的张某已不太能说话,她呼噜了几声,说自己在水川路的家中被害,民警没听清地名,便没有出警。就此错过。
张家人打了120。医生赶到后发现,张某被割了喉,便再次通知警方。水川路与白银分局刑警支队一街之隔,但为时已晚,死者只留下了两个关键信息,“长发”、“本地”。
后来张端分析作案时间,要是接警后能及时赶到,警察应该会与凶手迎面撞上。因为逃离现场的路只有一个出口。
而机会一旦失去,就不再有了。2002年,凶手在陶乐春宾馆三楼再次作案,将25岁的朱某颈部切开。从此停手,消失。
[责任编辑:林春婷]
相关阅读
-
-
刑侦专家张欣嫌疑人画像图片一览 协助侦破白银案
2018年10月20日,我国著名的刑侦专家、模拟画像专家,被誉为“警坛神笔”的张欣,因连续加班劳累过...更多
2018-10-25 09:57:03
-
白银连环杀人案嫌犯高承勇被提起公诉 案情视频回
白银市检察院官方微博4月24日消息,近日,甘肃省白银市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故意杀人罪、强奸罪、抢劫罪...更多
2017-04-26 10:10:17
-
-
白银案嫌犯杀“小白鞋” 在被窝看完她的影集后烧
警方问他,杀小女孩的时候,你孩子多大?他说十岁。我和他对视,他就这么瞪着我,大概10秒,他才低下...更多
2016-09-19 15:24:24
-
-
白银杀人案高承勇曾作案未遂 女工家中窗外现恐怖
前不久,甘蒙8·05系列强奸杀人残害女性案告破,犯罪嫌疑人高承勇日前在白银市一学校小卖部内被公安...更多
2016-09-08 19:49:10
-
甘肃白银连环杀人案作案地点 高承勇作案手法细节
“央视新闻”微信公号8月29日消息,在甘肃省白银市,从1988年至2002年的14年间,先后发生了9起女性...更多
2016-08-30 11: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