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关注谍战剧在中国流行:切合国家需求
2016-10-02 11:04:39 来源: 参考消息网
0浏览 评论0条
参考消息网10月2日报道,外媒称,从2005年底麦家小说《暗算》改编的电视剧上映开始,中国出现了谍战影视的狂潮,如今每年有几百亿的资金涌入谍战电视剧和电影市场。
据BBC中文网9月28日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麦家说,中国影视剧这么多年来左冲右突,但很多流行题材都受到了限制。
“但宣传国家形象的,宣传英雄的题材在中国应该还是有广大市场,允许你拍。谍战剧从主题、内容上切合了国家对影视、文学甚至文化产品的大方向的需求和要求,”麦家说。

谍战剧《胭脂》正在播出
但从《一双绣花鞋》到《永不消逝的电波》,麦家看到以前的中国革命文学里谍战片题材的人物全是没有缺点的完人。“我的小说,我的文学,一方面依然遵从国家主义和革命文学,但我不把人放在革命高度,革命只是环境,国家只是背景,让人回到了本性,回到了人性状态。这样一来,这个人是立体的、现实的,而不是高大全的。”
麦家认为自己的谍战小说做出了改变——革命文学的文学放大了。
麦家的第一部描写中国情报部队的谍战小说《解密》曾遭到保密审查。但麦家坚信自己的作品没有泄密,时代发生变化。有的东西当时是秘密,但现在已经是公开秘密了。

《解密》剧照
“现在变化太大了。没有人来干涉我写这个题材,甚至有很多相关部门找上门来,给我题材,希望我来写。第一个吃螃蟹是最难的,但发现这个东西可以吃,不仅我吃,一大堆人也在吃,”他说,“但我从来不接受别人授意。我的作品是虚构不是虚假,不会真实反映某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一旦创作和历史搅在一起,这种创作就戴上了镣铐。这个人的家属、后人会对作品提出莫名其妙的要求,我决不接受树碑立传。”
麦家说,他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尽量让作品去照亮人性某一个黑暗角落”。温和的批判和探索,应该是让麦家得以在市场和国家意志之间自由游弋的重要原因。
[责任编辑:黄如萍]
相关阅读
- (2014-07-16)央视主播欧阳智薇逾1月未露面 入职4月即升主播
- (2014-07-17)莫斯科地铁脱轨事故23人遇难 两名地铁员工被捕
- (2014-07-21)中国侦察舰被指窥视环太军演 国防部称合法
- (2014-07-24)大米砷含量上限0.2毫克/公斤 中国标准成国际标准
- (2014-07-25)一名中国留学生美国遇害 疑被人用钝器击伤致死
纪录片《超级工程Ⅱ》:第一集《中国路》看燃了(
香港特首重申“一国两制”是对港人最有利的安排
第17号台风“鲇鱼”肆虐福建致6人死亡 揭其3大特点
国庆节来临 央视拍了部公益广告:今天,我们这样
喜剧总动员第三期收视率破2 蒋欣常远假如爱有来
泉州市委书记郑新聪:建设“海丝”重要门户城市
数万群众天安门观礼国庆升旗式 假期首日故宫游人众
河南济源黄河三峡山里人 山楂柿子绘国旗迎国庆
国务院举行国庆招待会 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
永春雪山徒步偶得 参赛者:能与雪山相遇是莫大的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