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位新省委书记为何不约而同再三强调这一点?

2016-10-06 09:29:45 来源: 新京报

0浏览 评论0

原标题:不约而同,七位新省委书记为何再三强调这一点?

杜家毫、李鸿忠、陈豪、李纪恒、吴英杰、陈全国、李锦斌。

近日,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在《人民日报》撰文《将绝对忠诚铸入灵魂》。

杜家毫在文中强调:“忠诚是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作支撑的。”“胸怀坦荡、襟怀坦白,公而忘私、勤奋敬业,无私无畏、敢于担当,只有以这些为基础,才能造就一个人的忠诚。”

自8月28日,杜家毫接替徐守盛担任湖南省委书记以来,杜家毫在多个重要会议场合,要求湖南省的党员干部要对党绝对忠诚。

十八大后,习近平曾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做到绝对忠诚。他指出,“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

“政事儿”注意到,8月底以来,杜家毫、陈豪、吴英杰、李纪恒、陈全国、李锦斌、李鸿忠,这7位新晋省(市)委书记,都多次谈到一件事——要讲忠诚,并对下属提出具体要求。

杜家毫

“天天想着琢磨人,能忠诚吗?”

杜家毫的上述文章,主要对宣传思想工作如何做到忠诚进行论述。

杜家毫指出,宣传干部讲忠诚是现实的、直接的、具体的,不是虚幻的、飘渺的、空洞的。“绝对忠诚不在于喊了多少口号,而在于有什么实际行动;不在于应付式的表态,而在于关键时刻的旗帜鲜明。”

他说,“一个人天天想着升官发财,能忠诚吗?天天想着自己的仕途,能忠诚吗?天天想着琢磨人,能忠诚吗?忠诚的人,一定是坦荡的人;忠诚的人,一定是无私无畏的人。”

“政事儿”注意到,杜家毫担任省委书记以来,在十多个省直部门调研,多次强调,要对党绝对忠诚。

在8月28日的全省干部大会上,履新的杜家毫在做表态发言时,曾对自己提出五点要求,第一点便是“要坚持对党忠诚,坚定不移地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确保中央各项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在湖南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

李鸿忠

“要以‘无我’示忠,以身许党许国,时刻准备牺牲奉献”

9月10日晚,天津市委原代理书记、原市长黄兴国被中纪委“秒杀”,三天后,李鸿忠由鄂入津,担任天津市委书记。

在9月13日的任免大会上,李鸿忠首先表态道,“我坚决拥护中央关于天津市委主要领导调整的决定,坚决服从中央决定,衷心感谢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关怀和信任,决心以对党中央绝对忠诚、忠实履职、勇于担当、干净务实的实际行动,不负党中央的信任、重托,不负天津市干部群众的期望。作为天津市委的新成员、主要负责人,我坚决拥护党中央对黄兴国涉嫌严重违纪进行组织调查的决定。”

接着,李鸿忠就贯彻落实中央决定提出四点要求,第一要讲政治,特别是要把讲政治落到实处。

他说,“要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地、认真地、不折不扣地抓好中央决策部署在天津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以对党的绝对忠诚,坚决维护党中央作为全党的领导核心,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坚决维护领导核心的绝对权威。”

他并表示,作为主体责任的第一责任人,他将以担当诠释对党的忠诚。

9月20日、21日,履新一周后的李鸿忠分别走访天津市四套班子时,再次强调要讲忠诚。

“政事儿”注意到,李鸿忠还对天津市党员干部提出了一个新词汇——首德。

9月27日,天津市委常委举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讨论,李鸿忠说,“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对党绝对忠诚是首德、是大德。‘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失去了对党的绝对忠诚,政治上出了问题,轻则受到党纪政纪处分,重则身败名裂。我们所说的绝对忠诚,是纯粹的、不掺任何杂质的忠诚,忠诚必须绝对,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

他表示,对党忠诚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百德之帅,大忠诚必有大胸怀、大格局、大气象。口忠心不忠不为忠,口忠行不忠不为忠。要以“无我”示忠,以身许党许国,时刻准备牺牲奉献;以“小我”示忠,切实增强大局意识,服从党中央全局战略;以“成仁之心”示忠,秉持共产主义坚定信仰,以功成不必在我、我必成仁的心态,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终生。

[责任编辑:陈健]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