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战机近期密集试飞 机动性能卓越碾压四代机(图)
2016-10-08 12:50:52 来源: 观察者网
0浏览 评论0条
降落在航母上的“超级大黄蜂”,尽管不如人意,但是在F-35C完成全部测试之前,F/A-18E/F还是美国海军舰载机的顶梁柱
再有,五代机时代,空气动力学领域也已经有很大进步,大家都有了降低超音速配平阻力的特殊手段。歼-20采用鸭翼布局,形成当年设计歼-9的时候就设想的“抬式”布局,改变超音速飞行的配平手段,大幅降低了超音速飞行的阻力。而相比之下,F-22和T-50则都将水平尾翼向前移动,使之部分“插入”蝶形机翼,同时采用矢量喷口,这些设计也是为了降低超音速飞行的阻力。
歼-20虽然目前发动机推力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水平,但得益于卓越的气动布局设计,其超音速机动能力完全碾压任何型号的四代战斗机。
而最近的这段“狂暴试飞”中,我们可以发现,歼-20的常规机动性和低速、大迎角条件下接近“过失速”的机动性能也是相当出色的。
看过已故的宋文骢老先生当年《一种小展弦比高升力飞机的气动布局研究》的诸位都应该知道,歼-20战斗机气动布局设计是极为用心的,在超声速阻力特性、大迎角升力特性、大迎角稳定性和控制性上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同时还采用大S弯进气道,以提高隐身特性。
“歼-10之父”宋文骢宋老,正是因为宋老的努力,才有了歼-10,而也是因为宋老的挽留,杨伟没有出国,而是成为了后来歼-10双座型和歼-20的总设计师
大家也都知道,历史上意大利、日本等国都在本国发动机性能与世界一流水平有差距的情况下,造出了性能不差的战斗机。法国在冷战期间也是在发动机性能不佳的情况下通过特殊气动布局达到较好的性能。即使是美国,也有发动机推力性能不甚好,但却通过变后掠翼设计至今让人念念不忘的“雄猫”。
F-14“雄猫”战斗机,变后掠翼是其最大的设计特点
歼-20战斗机能够用现在的动力系统达到优良的机动性,气动布局设计占六成功劳、另外三成在飞控,1成在AL-31FM2发动机。当然,没有这两台14吨推力的发动机,其他设计也就成了无源之水。
作为一种五代机,在机动性方面,歼-20已经证明了自己,已经真正可以随便碾压任何前代战斗机。再加上隐身优势、航空电子设备方面的优势,歼-20以现有状态批量服役的意义重大。
我们之前说过,歼-20可能今年内正式列装部队,我军将有第一支装备歼-20的部队。此后几年,可能以每年十余架的速度生产(根据成飞新建厂房设施规模,这应该是比较慢的速度了)。
随着最早装备歼-20的试训部队进行1到2年的试飞、编写教材、摸索战术,歼-20就应该开始正式装备作战部队,承担作战任务了。
按照国际上先进涡扇发动机的正常开发时间,涡扇-15目前完成地面试车,甚至准备进行装机试验是有可能的,但这距离正式成熟服役还有相当的距离。笔者还是那句话,指望歼-20初期生产型就用涡扇-15,那是做梦。悲观一点,甚至要做好5年,甚至更久后才见到装备涡扇-15的歼-20的准备。
不过没有涡扇-15,歼-20一样很出色。还记得当年动力不足的F-14A在空战对练中狂虐F-15不?
其实未来歼-20和F-22也可能就是这个状态,关键其实是看双方的飞行员谁能将敌人逼入对自己不利的局面。说到底,推力16吨和14吨的差距并不足以造成“碾压”性的差距,空战的结果关键还是要看技战术水平的。
[责任编辑:陈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