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渍满地浓烟呛人 泉州边烧烤摊大排档为何屡禁不止?
东街与崇福路交叉路的烧烤摊,烧烤产生的烟雾弥漫,味道呛人。
多部门联动开展整治
目前,我市对烧烤摊、大排档等的整治是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原则,加大综合整治力度,加强节点守点、动态巡查。今年以来,市区共查处夜市大排档(含烧烤摊)1760处。
我市梳理城区医院、学校、车站、公园等重要节点,推行定片区、定人员、定时间、定措施、定职责“五定”责任制,每个节点安排队员(含协管员)定点,节点相距较近的守点人员合并使用。守点人员对负责的节点及周边区域进行执法,采取徒步巡查、错时上班等方法,在上下班等高峰期重点守候,推动形成“以点带线、以线连面”的区域全覆盖。
其次是强化日常执法整治。区、街道安排专门队伍持续动态巡查,会同定点守点人员及时查纠摆摊设点,实现节点守点与动态监管有机结合。对巡查发现的违规占道经营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对屡教不改者依法暂扣物品或实施处罚。市行政执法局按照挂钩联系组织巡查,协调督促区、街道开展摆摊设点整治,形成管理合力。推行“属地为主、部门治理、单位自治”管理模式,由区、街道牵头,城管部门作为执法主体,有关单位共同参与进行整治。
设便民摊点规范经营
“要根除流动摊点,执法部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既要‘堵’又要‘疏’。”市民贾先生建议,一方面执法部门要勇于承担,随时监控,随时行动,针对流动摊点的弱点,抓住其要害,精准打击,避免那种执法人员一走,烧烤摊、大排档“涛声依旧”的现象。同时,要建立长效机制,比如设置便民摊点规范经营,同时在便民摊点位置的选择上能够更加倾听群众的声音和摊贩的合理建议,真正让便民摊点既能够便民,又能够让小摊小贩们有利可图。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