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 贪官竟然喜欢在这几个地方收钱!
2016-12-09 10:27:18 来源: 正义网
0浏览 评论0条
贪官爱房产
以房洗钱成财富积累手段
通过网络爆光,一系列官员背景的“房妹”、“房姐”、“房叔”、“房爷”接连而出。这些官员通过房地产市场隐匿身份、漂白黑钱,这说明房地产业早已成为他们的“洗钱天堂”。而这与实名购房政策执行不力以及城镇个人住房信息系统的迟迟难产,有很大的关系。
推行实名购房政策与构建城镇个人住房信息系统,说到底都是为了防止贪官洗钱房地产业。
“艺术品”沦为洗钱工具
中纪委剖析称,赝品也能成为洗钱工具。譬如行贿者首先将赝品通过不合法的鉴定渠道鉴定为真品后,送予受贿者。然后,行贿者再以受贿者名义将该赝品交给拍卖公司拍卖。另有受贿者将归其所有的赝品存放在某经销商处,有行贿者意图行贿时,受贿者或直接或间接地告知自己有收藏雅好,同时指定特定的经销商。行贿者从该经销商处高价买得赝品。
信用卡消费竟然也能将黑钱洗白
当不少人惊叹内地游客在境外的消费能力时,可能没有想到通过在境外使用信用卡消费或提现,也能将黑钱洗白。一方面腐败分子可在境外大量消费或提现,另一方面在境内贪污受贿并以赃款还款。信用卡和银联卡在为境内人员出境观光旅游等消费提供方便的同时,也为境内腐败人员跨境转移资金提供了便利条件。
一追到底不设时限让“资本运作”洗白成无用功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赃款真的可以“洗白”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从党的十八大以来至2015年6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腐败案件中,除将涉嫌犯罪所得的款物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之外,还收缴了201亿元违纪所得。这便是腐败分子“反误了卿卿性命”的最终结局,连同失去自由的“后半生”,还有他们认为已“洗白”的非法所得,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贪腐资金无论如何“闪转腾挪”
到头来也只是“南柯一梦”
中央纪委公布的数据显示,启动“猎狐行动”海外追逃追赃以来,截至2016年9月共追赃79.94亿元。海外追逃追赃硕果累累、成绩喜人的背后,是党中央打“虎”拍“蝇”的坚定立场、坚强决心,也一次次地向世人宣示:人逃到哪,党纪国法就追到哪;钱怎么“洗”,都“洗”不掉违纪违法“本色”。
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
对于违纪违法所得,既要保持追的态度,也要有防的举措,从源头防止“洗白”不义之财。一方面,要严格落实好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督促党员干部如实报告个人房产等信息,并建立完善动态登记制度,实时监督党员干部的财产变更情况;另一方面,要给监督执纪“插上科技的翅膀”,充分运用大数据,对党员干部的财产信息进行不定期核查,从中找出“蛛丝马迹”,从而揭开违纪违法所得的“真面目”。
经济处罚远重于其他犯罪
追缴不设时限
今年4月,两高发布贪腐案件的司法解释,进一步扩大了对腐败犯罪的经济处罚力度,对贪污贿赂犯罪规定了远重于其他犯罪的罚金刑判罚标准,并强化了赃款赃物的追缴,对贪污贿赂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一追到底,不设时限,永不清零。
结语
贪腐分子总是千方百计地躲避惩处。殊不知,“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任凭腐败分子有“三头六臂”,终究跑不出党纪国法的“五指山”。不管手段如何隐蔽、方法怎么“创新”,贪腐都会留下“痕迹”、埋下“祸根”,最终成为“呈堂证供”。
[责任编辑:陈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