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中国科学家成功将3D打印血管植入猴体

2016-12-16 16:23:20 来源: 观察者网

0浏览 评论0

目前最成熟的3D生物打印技术

据悉,该技术将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为全球第一。全球每年有约1.56亿人、国内约1900万人有人工血管移植需求。

蓝光发展公告称,下一步,公司3D生物打印血管将向有关监管机构申请临床试验。

田纳西大学(University of Tennessee)分子资源中心(Molecular Resource Center)执行理事唐纳德•托马森(Donald Thomason)在蓝光英诺发表成果时表示:“虽然世界各地都在发展生物材料3D打印,但这个项目的成果……是我见过最成熟的。”托马森教授预计,通过临床试验,技术有望在5到10年内大规模使用。

伦敦机械工程师协会(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医疗保健主管海伦•米斯(Helen Meese)表示蓝光英诺的研究“对于全球生物科技界是一项令人振奋的成果”。她同时表示:“迄今为止的大部分研究都是在实验室进行的小规模测试。下一个重大挑战是扩大规模,而他们的研究是朝着这一方向迈出的一大步。”

3D打印血管价格更低廉正研究应用到其他人体器官

“会比现在便宜,而且是自己身体的干细胞,没有排异反应。”对成本,康裕建透露低于目前人工血管。

托马森认为,该项目为3D生物打印技术用在更广泛医学领域提供了可能。

康裕建表示,目前已在尝试打印类似管腔材料:胆管、输尿管、输卵管、食管,同时对肝脏、心脏等人体器官也在研发中,“借助该技术还将促进损伤器官再生,在人体器官出现问题苗头时即予以修复。”

不过,米斯也表示,该成果有待发布,实验步骤也要在其他实验室重复进行。她估计至少要20年时间才能将心脏或肾脏等更复杂的3D打印器官移植到人类病患体内。

12月11日发布会现场

谈及此项技术的未来应用,康裕建说,配合生物砖技术成功实现血管再生,将是构建一切人造生物活性器官的基础。

未来将在胚胎学研究、细胞疾病模型,细胞治疗、诱导组织再生、诱导血管再生及用药预测、损伤修复、再生医学、替代病变组织和器官等领域发挥突破性作用。

他介绍,该动物实验将持续到明年5月,后续阶段将完成3D生物打印血管移植手术程序的标准化。

(综合科技日报、中新网、FT中文网等)

[责任编辑:陈健]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