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人民路小巷内老姜和他的近40年的代书生活(图)

2016-12-28 14:58:56 来源: 石狮日报

0浏览 评论0

­在市区人民路一条不起眼的小巷里,有一个摆了近40年的摊子。这个摊子不卖别的,专门“卖文”。摊主姜先生有一个特殊的职业——代书。在通讯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代书从业者写出的一封封侨批成为架起唐山“番客婶”与南洋华侨联系的桥梁。现如今,通讯技术越来越发达,信件也已经慢慢退出主流市场。但老姜的摊子依旧摆着……

­闹市中心,车马喧嚣,背阴小巷里一张简易桌,几把塑料椅,一个戴着眼镜的老人专注地书写着。他就是老姜,这里就是他代书的摊位。老姜说,他是凤里新华人,今年60多岁,入行快50年了。他的职业生涯可以追溯到1967年,当时的老姜还只是小姜,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这位石光中学高一年级学生的学业被中断了,开始了谋生之路。老姜的父亲之前也帮人代写书信,他接过父亲的衣钵,开始了自己的代书生涯。当时全国掀起了“上山下乡”的热潮,老姜就一个人骑着一辆自行车,开始下乡走街串巷给侨眷代写书信。“我父亲手上有一本客户的名单。我就按着客户名单轮着帮人写信去。”老姜的足迹遍布石狮各乡镇,他说每次一轮下来都要一个月的时间。“我给人代写家书,一些华侨商人的英文文件我也帮忙起草翻译。除了上学学的英文,我也自学了几门外语,法语、西班牙语都会一点。”这样下乡为侨眷代写书信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了1977年。1977年以后,老姜就开始在人民路的这条小巷里摆起了代写摊。老姜说,后来代写侨批的单子少了,就又帮人写起了契约、法律文书等。“法律我也是自学的。如今,我的儿子也成为了一名律师。”谈起自己的儿子,老姜颇为自豪。

­记者离开时,一位市民拿着一张借款条来到老姜的摊位前咨询。老姜调了调架在鼻梁上的老花镜,认真地给出了意见…… (记者 林珊雅)

[责任编辑:林春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