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男子散步时遇上一条特殊的“蚯蚓”专家称是蛇
2017-05-03 08:14:46 来源: 海西晨报
0浏览 评论0条

上图为陈先生所拍,下图为钩盲蛇资料图。专家称,因为陈先生的图看不清细节,所以不敢确定是哪种蛇。

5月1日凌晨1时许,在海沧自贸公园散步的市民陈先生,遇上了一条特殊的“蚯蚓”。
网友:这“蚯蚓”是蛇
开始只是觉得这条“蚯蚓”爬行姿势怪异,陈先生顺手把它拍了下来,照片发到网络上,没想到,不少网友说,陈先生遇上了“世界上最小的蛇”———钩盲蛇。
在陈先生提供的照片和视频中可以看到,这条“蚯蚓”通体披着黑色鳞片,行进时呈“S”形,速度比一般蚯蚓快,十分灵活,像蛇在爬行。“也就十几厘米长,我拍了它十几秒,它就钻到路边的缝隙里了。”陈先生告诉记者,第二天一早,他把图片拿给本地同事看,同事说那是闽南人所说的“铁线蛇”,又叫“钩盲蛇”,在蛇类中的体型是世界上最小的。
听了同事的说法,看了网友的评论,陈先生有点后怕:“有的网友说,这种蛇有剧毒,想想都有点后怕!那时候可是把它当作怪异的蚯蚓拍呢。”
类似情况并不罕见
记者了解到,不少厦门人都有过类似的遭遇。
去年8月,连续两天,市民洪先生的朋友曾在自家卫生间里遇到两条“爬虫”———因为两条“爬虫”爬行速度极快,身披黑色鳞片,他特地发朋友圈“求科普”,不少人告诉他,这是“钩盲蛇”。
2011年4月18日,本报曾报道,鼓浪屿的施先生在大德记浴场旁抓了一条“蚯蚓”回家喂乌龟,结果发现这条所谓的“蚯蚓”竟是一条钩盲蛇。
专家:是条蛇,无毒性
陈先生遇到的究竟是不是传说中的钩盲蛇?记者就此采访了研究两栖爬行类生物的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义权。
根据陈先生提供的照片和视频,王义权教授肯定,陈先生遇上的是蛇,而不是其他爬虫。“可能是钝尾双头蛇,也有可能是钩盲蛇。”王义权教授表示,因为拍摄距离较远,无法近观蛇的体表特征,“最好是能够在光线好的地方观察,翻过来看看它们的腹部”。
最大的钩盲蛇也只有十几厘米长,钝尾双头蛇体型比钩盲蛇稍大一些,但十几厘米长的也很常见。王义权教授介绍,区分钝尾双头蛇与钩盲蛇的方法,就是看细节,钝头双尾蛇头尾都有一对斑点,钩盲蛇则是因鳞片覆盖了眼睛而“盲”。不过,这两种蛇都没有毒性。(记者陈璐)
[责任编辑:黄如萍]
相关阅读
- (2016-03-19)厦门浓雾无法停泊 邮轮上一英国籍老人突发心脏病
- (2015-09-28)厦门双胞胎兄弟考上同一军校 为考军校坚持锻炼
- (2015-09-28)厦门海沧一男子梦中猝死 疑是因喝酒过量致死
南宁地铁一女乘客强行扒开地铁门下车 吓坏工作人员
印度女主播在新闻播报中得知丈夫死讯 忍痛坚守主
永春县部署2017年全国高山徒步大赛筹备工作(视频)
四川中学女生35秒内遭掌掴14次 涉案4人已被全部抓获
打击“伊斯兰国”致死229名平民 五角大楼认了(视频)
韩检方正式对朴槿惠进行后续调查 将派专案组讯问
江西南昌景区现2公里山寨“长城” 现代石材堆建(图)
小长假泉州古城演绎文化慢生活 观木偶剧赏南音品美
惠安11路公交司机被人当街捅伤 民警将嫌疑男子制服
玩泥巴!中外游客相聚云南沧源共度“摸你黑”狂欢节
五一小长假第二天:多元泉州游 “色香味”俱全(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