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访揭秘“挂证”行业背后乱象 一本万利的诱惑存隐患
隐患篇
人证分离 容易给工程埋下隐患
在挂靠过程中,企业、中介、持证人三方都是受益者,看上去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实则危害不小。
“一方面是市场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则是人才的短缺。”有关部门表示,正因为企业、中介、持证人三方是利益相关者,也就没有人会站出来揭露内幕,因此查处十分困难。
根据住建部相关文件规定:证件挂靠在房产开发或建筑企业,本人却不在企业从事相应的工作,属违规行为,情节严重的,将严惩企业、暂扣或吊销挂靠证书。国家要求相关人员考资格证的初衷就是为了防止施工人员资质不达标,影响到工程质量。而大学生参与考证,本身又不在企业工作,这种违规行为助长了建筑市场的乱象。这种“人证分离”的现象,给工程埋下不小的隐患。
遭遇事故 持证人员将被追责
业内人士林先生则从法律角度进行了分析。据了解,无论相关注册管理办法还是《建筑法》、《招投标法》,都规定禁止挂证。此外,现在工程都是终身负责制,如果出现质量问题或事故,那些挂靠注册建造师将被追责,甚至入刑。
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吴培育律师提醒,与一般的交易不同的是,普通交易出现问题常常是由公司承担责任,但是在建筑行业,从业者个人也要承担责任。根据法律规定,国家颁发的相关资质证书,均应由本人持有和使用,不得转借他人。将证书租给他人使用,除了这一做法不符合法律规定外,还很可能导致证件所有人面临承担行政处罚和民事责任的双重风险,一旦遭遇意外,要承担连带责任。
信息泄露 易成为诈骗受害者
值得一提的是,证件中介也有走上歪路的。2015年12月,厦门警方抓获诈骗嫌疑人强某,破获10多起案件,涉案金额近30万元。这起看似普通的诈骗案件,却让建筑业“挂证”灰色产业链露出冰山一角。
强某在中介与骗子之间切换角色,上演“双面人生”。据调查,他原本在一家教育机构工作,接触到各种建筑工程资格证件方面的人力资源。他嗅到建筑工程资格证件挂靠的商机,就当起了中介。一本建造师资格证书,人家给他的挂靠价是1.3万元,他1.7万元倒腾给别人。
空手套白狼,可他还是不满足。他将别人挂靠的资格证进行复制伪造,再将假证挂靠给其他建筑公司,骗取高额挂靠费用。
一位清楚挂证乱象的大学老师透露,大学生考证时提供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信息,考取的证书也任由中介机构处理,这都埋下了诸多隐患。
有关部门为此提醒,大学生应认清考证的真实意图,不能被人利用。若真实在建筑企业工作,要与企业签订相应的法律协议,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出现。
应对篇
逐步加大治理力度
其实,在国内,不仅是电力、建筑、会计等行业的资格证可以挂靠,甚至连医师证、药师证这种事关人命的证书都可以租来蒙事,挂证乱象可见一斑。对此,相关部门已经明确表态,要逐步加大清理打击挂证行为的力度,尽快研究提出根治挂证的方案,并且要加强联合抽查,集中查处一批、曝光一批。
据悉,人社部已将治理“挂证”乱象作为推动“放管服”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并督促推动有关部门加大整治力度,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人社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2016年共有200多万人取得各类职业资格证书,有效增加了人才供给总量。
取消繁杂考核指标
另一方面,有关部门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改革企业管理模式,减少了“挂证”需求。
据悉,2015年10月9日,住建部发布关于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专门提到将资质换证改为简易换证,“取消对企业资产、主要人员、技术装备指标的考核”。
去年10月,住建部印发了《关于简化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部分指标的通知》,淡化企业资质与人员资格之间的联系。除各类别最低等级资质外,取消关于建造师、持有岗位证书的现场管理人员等的指标考核。知识产权局印发了《专利代理行业改革试点工作方案》,降低了设立专利机构和取得专利代理人资格证的条件,从根源上缓解了“挂证”需求。
据悉,国家有关部门将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法律法规建设,进一步降低资格资质门槛、清理取消与企业资质相关的行政许可事项。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如果继续简化一些繁杂的考核指标,势必对建筑业培训机构、建造师挂靠中介带来冲击,考证也会随之降温。
莫因蝇头小利 助长市场之乱
在校生为几百元小利,成为非法挂证利益链的一环,无视法律与道德,助长了违法行为,实在不该。
大学生常被称为天之骄子,是知识的精英,但知识的富有不等于观念的跟进与精神的追随。不容否认,他们是付出了学习的努力、考试的选拔才取得各种资格证。但他们却迷失在名利的诱惑下,沦落为他人牟利的工具,甚至逾越法律底线。
常言道:“下浅海者捉鱼虾,下深海者擒蛟龙。”何以入得了深海,唯有坚船精技方能擒得蛟龙。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对于他们而言,切不可只盯眼前的“利”和“技”,而应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充实自己,扩充知识面,而非去追求狭隘“兼职观”下的蝇头小利。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对“德”“法”的崇敬化为一种自觉的精神追求和行为践行,真真正正地通过知识来发展自己的未来,真正成为一群有修养、懂规则、守法纪的合格公民。 (本记)
[责任编辑:林春婷]
相关阅读
-
-
揭秘coser圈成员多数难见光入圈最难是烧钱 千万
“二次元”,指动画、游戏等作品中的角色。“Cosplay”,指利用服装、饰品、道具以及化妆来扮演动漫...更多
2018-12-25 09:42:08
-
-
案例揭秘黑汽修厂有多黑 泉州全市开展专项整治行
然而,一些非法经营的“快修店、路边店”掺杂其中,浑水摸鱼。目前,全市正规的汽车维修厂有900多家...更多
2017-06-28 10:00:47
-
-
揭秘“声呐抓拍仪”如何精准定位 保证不抓错车
泉州市区乱按喇叭 当心电子警察●追踪昨日,泉州首个电子警察声呐抓拍仪系统在市区新门街菜市场路...更多
2017-06-17 13:19:07
-
-
调查揭有异味PVC材质“毒拖鞋” 泉州市场上有售
"你家有这种拖鞋吗?鞋厂已紧急召回!它可能会影响男性生育、伤害儿童肝脏!”这则消息最近在微信上...更多
2016-12-09 09:44:22
-
-
揭“刷票江湖”背后乱象:投票监管存空白 排名能
“点开朋友圈第一条帮我点赞”“请给我同事投上一票吧”……生活中,你是不是也有在微信里遭遇过被...更多
2016-10-11 09: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