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面对中印边界问题 中国为何如此淡定?

2017-07-09 08:41:20 来源: 长安剑

0浏览 评论0

原标题:面对印度人杀气腾腾咄咄逼人牛逼哄哄边界闹事,中国人怎么闲庭信步若无其事如此淡定?

当地时间7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汉堡主持金砖国家领导人非正式会晤,发表引导性讲话和总结讲话。南非总统祖马、巴西总统特梅尔、俄罗斯总统普京、印度总理莫迪出席。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指出,当前,世界经济出现一些积极迹象,金砖国家发展前景普遍向好,令人振奋;同时,也出现一些需要金砖国家密切关注、妥善应对的挑战。

媒体:面对中印边界问题 中国为何如此淡定?

图:7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德国汉堡主持金砖国家领导人非正式会晤。

而观察一段时间以来的国际形势,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印边界问题”是金砖国家中的两大力量——中国和印度,无法回避的“挑战”之一。

同样值得玩味的是在这个问题上中印态度的迥然——

印度媒体反复炒作,两国军方的这种对峙,“已经持续了一个月”。这是1962年以来,对峙时间最长的一次。目前,印军的士兵“枪口朝下,进入非战斗模式。”

而中国方面,除了外交部的回应与阐明立场外,国内舆论远没有那么“狂热”,虽说有“过火”的,但整体上有分寸有定力。比较而言,冷淡到似乎有些“反常”。

这“一热一冷”的反应,恰恰从各自的角度,折射出了两国的迥异心态——一方焦躁,一方平静。

今天,长安君(微信ID:changan-j)就给大家说道说道,这到底是咋回事儿——

印度方面狂炒边界问题

不久前印军越过中印既定边界,侵入中国境内,引发了双方长时间对峙。但印度媒体却“反咬一口”,指责中国威胁西里古里走廊。印度《经济时报》报道称,印度专家认为,中国在洞朗高地修路将使中国具备发起“压倒性”攻势的能力,将导致西里古里走廊“窒息”,印度东北各邦与印度其他地区的联系被截断,印度军队被孤立。

媒体:面对中印边界问题 中国为何如此淡定?

印度甚至认为,这将严重改变现状,对印度的安全造成深远影响。多家印度媒体也在连日指称中国“咄咄逼人”。

似乎在印度看来,中国的存在,就是一种威胁。这种心态,并不是突然萌生出来,早已有之——

1962年,中印之战打响。自恃有英美撑腰的印度,完全没有想到,短短32天的时间,自己会以“一个月阵亡3770人”的代价,输掉了“天堂门口的战斗”。

印度的“大国自信”为此破碎。50多年后的今天,印度似乎还未从“耻辱和气愤”的噩梦中走出来。

在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分别倡议提出“一带”和“一路”之后,印度在多种场合表达了对“一带一路”的不满。2014年6月,莫迪政府甚至专门推出了制衡“一带一路”的“季风计划”,试图运用与印度洋海域国家的“老关系”,来抗衡中国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媒体:面对中印边界问题 中国为何如此淡定?

如今,“季风计划”仍是个“三无产品”,不仅没有开花结果,反而渐渐销声匿迹。再看中国,“一带一路”火遍全球,不仅为沿线国家带来了实质性好处,更赢得了全世界的广泛赞誉。

在5月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在世界目光聚焦北京之时,印度不仅选择缺席,还视“一带一路”倡议对印度在印度洋主导地位构成“战略威胁”!

就在7月6日,《印度斯坦时报》网站更是以“中国战舰在美日印演习前潜入印度洋”为题,大肆炒作所谓的中国对即将到来的美日印联合军演进行监控。

在“不淡定”的印度看来,中国的任何举动都可能被视作“威胁”。长安君只想说一句话,不累吗?

中国方面平静泰然处之

中国很淡定。从印度军队非法越界开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10次例行记者招待会上回答了近40个关于印度的提问,表明中国的立场和态度,把事实、证据、依据一桩桩一件件摊开到桌面上,既表明了中国寸土不让的坚定,又展现了我们这个民族愿意以对话解决纠纷的胸怀。

媒体:面对中印边界问题 中国为何如此淡定?

例如,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7月6日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要求印方尊重边界条约规定,尊重中国的领土主权,立即将越界边防部队撤回到边界线印方一侧,维持中印边界地区的和平与安宁。这是中印之间开展任何有意义对话的前提。

这段回答起码包含三层意思:一、中国期待中印边界的和平与安宁,愿意与印度进行有意义的对话。二、中印的对话是有前提和底线的,不撤兵就不可能谈。三、中国有“后手”的,不怕你不退兵,只怕你现在不退兵以后会后悔。

会有什么“后手”?从政治到外交,从经济到军事,恐怕手段拿出来会让印度又“惊喜”又意外。相比印度官方一个又一个耸人听闻且声嘶力竭的表态,高下立判。就好像武侠小说中的高手对决,话最多态度最嚣张的往往活不过三集,真正的高手只是嘲讽地一笑,讲讲道理,狠话顶多说一句:勿谓言之不预。

[责任编辑:黄如萍]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