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泉州高超的造船工艺:造船术 远航大海记传奇

2017-08-18 11:30:32 来源: 泉州晚报

0浏览 评论0

制作泉州宋代缯船船模

制作泉州宋代缯船船模

造船技艺 不断演变进化

那么宋元时期,泉州“古刺桐港”出现的“水密隔舱”“鱼鳞搭接”“多重船板”等海船建造工艺又是如何形成的呢?记者为此采访了出生于“造船世家”、曾担任过泉州地方国营造船厂厂长的公式埔人黄乌锥。

74岁的黄乌锥老师傅告诉我们,所谓的“水密隔舱”就是用隔舱板把船舱分割成多个相连的密闭舱室,在航行过程中若遭遇海难,一两个舱室破损不会导致海水进入其他舱室而影响整个船只的安全,船舶的海上安全性因此大大提高。同时分隔开来的船舱还可以分类存放船货,使空间获得高效利用,降低运输成本;多重船板能使船只大型化,适合远洋运输贸易;鱼鳞搭接建造的船只,有稳性好、航速快的特征。

水密隔舱是我国古代船舶的一项重大创造,到了宋代,它的设计与运用也更加成熟和普遍,泉州后渚宋代沉船就是典型的水密隔舱海船的代表。宋代《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对海洋贸易船只曾做如此描述:“长十余丈,深三丈,阔二丈五尺,可载二千斛粟,其制皆以全木巨枋挽叠而成。上平如衡下侧如刃,贵其可以破浪而行也。”《马可·波罗游记》中也曾提到:“此处有若干最大船舶有内舱至十三所,互以厚板隔之,其用在防海险,如船身触礁或触饿鲸而海水透入之事。其事常见,盖夜行破浪之时,附近之鲸见水起白沫,以为有食可取,奋起触船,常将船身某处破裂也。至是水由破处浸入,流入船舱,水手发现船身破处,立将浸水舱中之货物徙于邻舱,盖诸舱之壁嵌隔甚坚,水不能透,然后修理破处,复将徙出货物运回舱中……”可见,水密隔舱技术对于海上运输的重要性。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对于水密隔舱抗沉性技术也给予高度评价:“我们知道,在19 世纪早期,欧洲造船业采用这种水密舱,是充分参考了中国这种古代先进技术在实践中的效果的。”

“水密隔舱技术具体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如今已难以考证。但根据考古资料显示,国内出水的宋代沉船都是采用船壳法建造的。” 黄乌锥表示,船壳法建造技艺首先要求铺设龙骨,然后树立水密隔舱板,整船不加以一根“肋骨”,最后安装船壳板。这种方法造出来的船只,隔舱小但多,适合古代例如瓷器、茶叶、丝绸等单件体积小的货物的运输。明代出现的闻名于世的“福船”也大多采用这样的建造方法。

到了清朝中晚期,随着西方造船技术的引进,泉州海船建造开始慢慢吸收、接受西洋的“肋骨造船法”,再加入自古传下的水密隔舱技法进行建造。即铺设龙骨后,先树立船舶肋骨,然后建立水密隔舱,同时铺设船壳板,这样的好处是船舶强度高,而且大隔舱便于装载单个体积较大的货物,同时兼顾船只航行的抗沉性、安全性。这种“肋骨+水密隔舱”的建造方式是近几个世纪来,中西方船舶的主流建造方式。所以说,泉州造船技艺是在不停地演变和进化的。

[责任编辑:林春婷]

相关阅读

泉州花灯市级传承人:父子秉持初心 传承花灯技艺

泉州花灯市级传承人:父子秉持初心 传承花灯技艺

这些融合刻纸、针刺、料丝等多种工艺的花灯,陆续被送往台湾、厦门、漳州以及泉州市区、南安、晋江...更多

2019-02-19 08:50:12
20年珍藏如数捐借给学校 4000多年彩陶落户泉州

20年珍藏如数捐借给学校 4000多年彩陶落户泉州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北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通道,这批古陶器从大西北落户泉州,‘一带...更多

2018-12-11 16:29:25
泉州骑楼:乡愁的符号 会随岁月弥珍

泉州骑楼:乡愁的符号 会随岁月弥珍

骑楼不是泉州独有,在福建的厦门、漳州,广东的广州、珠海以及海南等地,都可以见到骑楼。这骑楼建...更多

2018-12-10 11:39:22
泉州纪事1979年:企业“松了绑”厂长“说了算”

泉州纪事1979年:企业“松了绑”厂长“说了算”

这一年,距离《福建日报》在头版头条刊登55位国有骨干企业厂长、经理的呼吁信《请给我们“松绑”》...更多

2018-11-27 09:33:57
泉州市第33届戏剧会演 高甲戏《李光地》成功首演

泉州市第33届戏剧会演 高甲戏《李光地》成功首演

昨晚,安溪县高甲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创编的高甲戏《李光地》在安溪影剧院首演,作为泉州市第33届戏...更多

2018-10-23 09:4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