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战狼2》能代表中国电影碾压奥斯卡吗?

2017-10-08 09:02:08 来源:凤凰网 责任编辑:林春婷

0浏览 评论0

它一口气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最佳原创音乐奖、最佳摄影奖、最佳艺术指导奖四项大奖,外加六项提名风光无限,也让李安立刻成为名震全球的知名大导演。

这下可好,努力了20年,唯一一个获奖的作品还不是咱们的。受到刺激的大陆国产片便开始了模仿着《卧虎藏龙》的冲奥之旅,开启了一波中国武侠大片轰炸奥斯卡的时代。

2002年,我们就立刻抛弃了文艺风格,选送了与《卧虎藏龙》同类题材的《英雄》来竞争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果然不负众望:虽然没获奖,却继《菊豆》之后11年里再一次提名。

《英雄》的成功让导演张艺谋就此转向了商业片,也让送选部门看到了希望:原来「中国元素」才是拿奖诀窍。

这还不好说?毕竟那些年,我们精彩打斗+宏大场面的武侠大片还是很多的,既能让中国电影扬名,又能忽悠忽悠歪果仁,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2003年的《天地英雄》和2004年的《十面埋伏》仿佛像复制粘贴一半出现在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评选名单里,全都是统一风格的武侠电影、打斗差不多、色调差不多、连出现的演员面孔都差不多(算上《英雄》和《卧虎藏龙》,80%都是章子怡主演)。

可问题是,一方面此前两部作品的获奖和提名,都又相对不错的质量支撑,不全是靠文化猎奇;

再不济,就算是图新鲜,评审们吃个一次两次也就够了。普通人连吃五天青椒炒肉还想换换豆角呢,武侠电影的连续轰炸很难再让奥斯卡提的起兴趣。

然而两部电影的接连失败,并没有让国人意识到奥斯卡已经吃腻了所谓的中国元素,依然延续着之前的套路,之后两年分别选送了《无极》和《满城尽带黄金甲》这两部之后被群嘲了多年的片子冲奥。

就算没有大家调侃的那么无可救药,可要说两部平均不到5分的作品代表了中国电影的巅峰,任谁也不会同意。

3、2008年之后:继续失败,破罐子破摔爱谁谁

2008年是个特殊的年份。连续四年的武侠片冲奥失败,让内地电影看不到希望;可在另一个「奥」字打头的盛宴上,我们却成功举办了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

这让送选部门灵机一动:尝试了那么多路子都行不通,武侠神药又失效了,倒不如「出奇制胜」一波。这便诞生了奥运年的那部报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作品——《筑梦2008》。

这是一部从各方面展示国力的纪录片,虽然在国内砍下了金鸡华表两项大奖,可送选奥斯卡却不出意外的落了空。

这其中不仅有着「送选什么你都不给奖,老子不伺候了」的傲娇,也有着可供选择的作品本就有局限的无奈。

就看这些年内地制作的华语电影,一直努力将电影的大方向朝着商业大片上靠拢,要从这些商业气息浓重的电影中选取符合奥斯卡评选标准,且能获得行业代表认同,似乎就只剩下了这些知名导演的大作——

2009年《梅兰芳》;2010年《唐山大地震》;2011年《金陵十三钗》;2012年《搜索》。

而这些作品连提名圈都没有进的原因,从冯小刚导演对自己作品的清晰认识就可见一斑:「《唐山大地震》不是奥斯卡那个范儿的电影,它就是拍给中国老百姓看的。一个电影奖、数亿的票房,只能要一个,我肯定选票房。」

而脱离了商业大圈,挣扎求存的文艺电影又被拥有决定权的行业代表所限制。

比如2005年的文艺佳作《青红》,看上去就更有最佳外语片的气质,可依然被《满城尽带黄金甲》战胜;2015年《滚蛋吧!肿瘤君》甚至匪夷所思地淘汰了《山河故人》和《狼图腾》,报名了奥斯卡。

逼得导演高群书都看不过去了,在微博上怒斥:「完全不明白为什么要送这个电影(《滚蛋吧!肿瘤君》)参评奥斯卡,请有关部门说出理由。」毕竟陪跑也认真点儿,这样简直像闹着玩。

商业电影行不通,文艺电影不能去,于是从去年开始,我们又走回了08年的老路:

得不得奖爱谁谁。反正也很难选上,倒不如照着自己开心来,万一评委的脑子哪根筋搭错了呢!

照着这个标准,去年的报名片《大唐玄奘》虽然又烂又奇葩,玄奘黄教主经常露出韦小宝般的蜜汁围笑。但也不失为既表现了文化底蕴又彰显政治立场的大作,简直太适合送往奥斯卡了。

相比之下,《战狼2》不仅质量好很多,吓你一个大跟头的票房成绩也摆在那儿。就算冲奥失利,也不会失了脸面,对外作为国际形象宣传的一部分,对内则是告诉国内电影界,什么样的电影才是被鼓励支持的。

大家都知道,今年的冲奥之旅很大可能又会铩羽而归了,可将近30年的失败之路,却更应该让中国电影长个记性。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在研究奥斯卡的评判标准,可正是输在特别想进这个名单的心里上。对别人的游戏太重视,又抓不透别人游戏的规则,在盲目重复的死胡同里一条路走到黑。

而到了不得不改变之时,却又不是因为更重视电影质量,而是研究不透规则,就随心所欲地放飞自我。

整个过程中,没有人记得20年前中国电影的那个黄金年代,是靠着质量和创新腾飞;也没有人记得打铁还需自身硬,先把电影整体水平提升,给真正优秀的作品机会。

说到底,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重点,不是猎奇的外语,还是「最佳」二字。

与其去猜奥斯卡喜欢什么,不如想想什么才是好电影;与其一味追求文化输出,倒不如先让导演尊重自己的艺术追求、片方尊重观众的审美、艺术家尊重我们所处的现实。

真到了电影工业体系成熟、对电影质量真正自信的时候,得不得奖也就无所谓了。

参与评论

图片新闻

视觉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