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匠人剪瓷雕刻街巷风景 曾参与震后文物抢救

2021-11-18 15:14:27 来源: 泉州晚报

0浏览 评论0

泉州古城修复工程中,古建的传统手工技艺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鲤城区中山路,有两幅剪瓷雕作品常常引得游客驻足,一幅是金鱼巷口的《鲤鱼化龙》,一幅是镇抚巷口的《锦上添花》。这两幅作品其中一位创作者名叫曾国伟,记者昨日见到他时,他正在花巷从事修复工作。

从业多年仍会伤到手

曾国伟蹲在脚手架上,拿着笔在一个巷门的晒台上画着。见记者前来,他停下手头的工作,熟练地爬下脚手架。

曾国伟1972年出生,是洛阳镇人,从事古建行业已30余年,2019年开始参与泉州的古城修复工作。“每个工地的需求不同,我们从事古建的,一般都会多种工艺。”迫于生计,曾国伟初中没毕业就跟着姑父到工地当学徒。做了三年学徒,又工作了五六年后,他便开始带徒弟了。

“这确实是个辛苦活。”他说,在工地上干活,不管夏天多热、冬天多冷,都要照常出工。做《鲤鱼化龙》这幅剪瓷雕作品时,正值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虽然有多人合作,但是为了尽早完成作品,他们顶着烈日,做了近一个月才完工。在曾国伟看来,剪瓷雕是古建传统手工技艺里面工序比较复杂一种工艺,也比较容易受伤,因为剪瓷片时手上没有任何防护,而瓷片的锋利程度和破碎的玻璃差不多,“手被瓷片割破很正常,一般创可贴贴一下就好了。”他笑着说。

曾参与震后文物抢救

一身工装、一顶安全帽、一个水杯、一个工具包,加上自己的手工技艺,曾国伟带着这些“家当”,去过许多地方,四川、湖南、江西、新加坡等地都留下了他参与创作的作品。

和许多默默干活的工匠一样,曾国伟是个不善言辞的人,“怎么说呢”是他重复最多的一句话。但当提起参与的最有成就感的一个工程时,他的眼睛立马亮了,“最有成就感的肯定是2008年参与四川援建”。

在“5·12”汶川地震中,都江堰二王庙、伏龙观等古建筑群严重受损。为了及时抢救,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古建筑群抢救保护工程于2008年6月正式开工,这是汶川地震后正式启动的第一个文物抢救保护工程。曾国伟所在的公司是其中一个施工单位,他成为被派往四川的其中一员。

“心情很复杂也很紧张,但是参与国家性的工程,还是有些自豪。”曾国伟回忆,当时他们每天工作近12个小时。印象很深的是,他们在“抢救”工作中遭遇了多次余震。“有时候刚爬到建筑楼顶,余震一来,感觉整个楼房都要倒了。”尽管每天干活时心里都挺慌,但是工程完工时,大家都觉得很有成就感。

希望技艺能够传承

“做我们这行需要不断学习。工作时看到好的作品就要去研究、模仿。”多年来,对古建传统工艺的兴趣支撑着曾国伟不断学习。古建修缮涉及的知识面很广,需要慢慢摸索、不断积累。在泉州,除了参与创作《鲤鱼化龙》《锦上添花》两幅剪瓷雕作品外,泉州文庙、天后宫的剪瓷雕和灰塑作品创作时都能见到他的身影。

他说,熟悉剪瓷雕、堆塑等古建筑传统手工技艺的人已经不多了,他周围的工匠几乎都在40岁以上。“从事这个行业这么多年了,也有感情了,如果不能传承下去很可惜。”他表示,如果有年轻人愿意学习,他们非常乐意传授技艺。

采访完,曾国伟慢慢走到巷门下,爬上脚手架继续他的工作。

链 接

剪瓷雕亦称嵌瓷、剪黏,其题材以福禄寿喜、花鸟虫鱼、人物故事为主,其工艺兼具绘画的色泽感和雕塑的立体感,可长年经受日曝雨淋、海碱侵袭而不褪色。

剪瓷雕以颜色鲜艳、胎薄质脆的彩瓷器(如碗、盘、壶等)或残损价廉的瓷器为原材料,使用粗钳、铁剪、木槌、砂轮等工具将其剪、敲、磨成形状大小不一的细小瓷片,进而贴雕人物、动物、花卉和山水等,并装饰于寺庙宫观等建筑物的屋脊、檐角、墙面等部位。(□本报记者 郭芳蓉 魏晓芳 文/图)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