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救援队队员投身救援6年 随叫随到点亮生命之光
2021-12-03 08:53:46 来源: 海西晨报
0浏览 评论0条
河南暴雨,他带着冲锋舟连夜转移受灾群众;疫情来袭,他穿上防护服到银城转运物资;驴友被困,他夜闯荒山断崖进行搜救……哪里需要他,他就在哪里。他就是来自思明区蓝天救援队的“90后”志愿者陈浩。
蓝天救援队是思明区的志愿服务品牌队伍,陈浩是队伍中为数不多的全职志愿者。作为第一梯队主力军,陈浩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随时待命,“救援任务来了,立即出发”。加入蓝天救援队6年,陈浩从一名救援“小白”成长为主力,练就“十八般武艺”。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是陈浩坚守的人生信条,而他的初心就是救人,只要救得了人,付出就是值得的。
克服恐惧成为救援主力
成为一名全职志愿者之前,陈浩做过很多工作,卖过衣服、端过盘子、待过工厂……2015年7月,陈浩加入思明区蓝天救援队。这一年,蓝天救援队在思明区厦港街道“安家”,这里也成为陈浩的“救援起点”。
救什么?怎么救?刚入队时,陈浩对救援不甚了解,“当时只知道是做好事,在救援上完全是个‘小白’”。后来,他才知道,穿上这身蓝色制服,跟简单做好事还是有区别的,因为每一次救援任务都伴随着风险。
3个月后,陈浩第一次参加水上救援,和队友们赶赴三明将乐金沙溪,搜寻一名落水者。他们乘坐皮筏艇,从凌晨开始搜寻,一直没有结果。中午午饭后,他们再次到河边搜寻,陈浩率先找到了落水者,可惜已溺亡。
救援,很多时候要面对伤痛、死亡。这次救援给陈浩留下了心理阴影,甚至连续几天做噩梦,“第一次面对死者,心里有点怵。”经过水草队长的心理疏导和一次次救援实战,陈浩慢慢克服了恐惧心理。
为了方便救援,陈浩直接住在队部。如今他已成为思明区蓝天救援队搜救第一梯队主力。
随叫随到点亮生命之光
“紧急救援!立即出发前往仙岳山,有人轻生。”“收到!”11月30日晚十点,一条救援指令在蓝天救援队群里发出,陈浩和队友们就此展开一场生死救援。
这样突如其来的救援任务,是陈浩的日常。他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救援任务来了,他就要随叫随到,“救援第一位,其他事往后排”。
河南暴雨发生第二天,思明区蓝天救援队奔赴郑州支援,陈浩作为首批队员在郑州、新乡等地一趟趟转移受困群众,奋战了六天六夜,每天睡不到四个小时,晚上也只能随地一躺。
一个合格的救援队员要完成潜水救援、山地救援、医疗急救等专业救援培训,入队6年,陈浩练就一身山地、高空、水域的救援技能。不出任务的日子里,陈浩就和队友们进行各类救援培训,或化身教官,向新队员传授救援技巧,“只有身怀‘武功’,才能在灾害中独当一面。”
谈起做志愿的初衷,陈浩说,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尽管他还小,但是民众无助的画面历历在目,“即使不上前线,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可以的”。就这样,他在志愿路上坚持了6年,有苦有泪,却也乐在其中。
在他看来,既然选择做救援、做志愿,就不能讲求功利。“在思明随处可见红马甲,大家都不图什么,就是想为别人做点什么。”
陈浩常常提起他的偶像水草,“我们队长虽然是女子,但哪里有急难险重,她就往里冲。今年,队长还获评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陈浩说,这个社会也需要专业民间救援力量,希望有更多人加入思明区蓝天救援队。
(晨报记者柯小娇)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驴友爬野山坠崖受伤被困 救援队称遇到史上最累救
而10月21日,一驴友滚下山沟受伤,救援队到达后发现无法将伤者安全救下,目前有关方面正尝试协调直...更多
2018-10-22 15:12:29
-
-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过渡期身份标识牌发布
应急管理部同时发布了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标识牌式样及佩戴规则。标识牌由应急管理部统一制...更多
2018-10-10 16:58:33
-
-
河北6岁男童掉落40米落枯井 救援队队长介绍救援
10日13时30分许,第一时间参与救援的爱心人士南丙辰在接受中新网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只要能找到孩...更多
2016-11-10 17:0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