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江新庵村有一处救助基地 是百余只流浪狗“避风港”

2021-12-09 14:58:30 来源: 泉州晚报

0浏览 评论0

冬日温暖的阳光下,院子里百余只流浪狗打闹玩耍,它们或翻着肚皮享受阳光浴,或懒洋洋地在院子里闲逛……洛江马甲新庵村一处民间流浪狗救助基地,收养了150多只流浪狗。张姐和飞燕姐是该救助基地的主要负责人,她们和韩姐、壮壮、伟杰等十几名义工,用爱心为这些流浪狗搭建了一处温馨的“避风港”。

从几只到百余只 救助的狗越来越多

7日,记者探访了这处流浪狗救助基地。“进去后不用害怕,它们会围绕着你,不会咬人,一会儿就会各自散去。”站在铁丝网门前,张姐笑着告诉记者。门一打开,几十只流浪狗一拥而上,将张姐和飞燕姐团团围住。

在基地饲养员的“保护”下,记者得以顺利进入。进门后,最左侧的地方是大仓库,可存放物资。中间是一间小厨房,摆放着一张餐桌和电器,供基地饲养员煮饭和休息。最右侧是铁皮架起的大棚,棚内放置多张木板搭建而成的“床位”,还铺设了“床单”,供流浪狗休息。

“从几只到几十只,如今已有150余只。”基地流浪狗品种繁多,以中华田园犬为主,也有金毛、拉布拉多、萨摩耶等,大多是被遗弃的家养犬。据飞燕姐介绍,基地成立前,团队有个“流浪狗小院”,因为救助的流浪狗越来越多,地方不够用,所以重新找了这个场地。“这个流浪狗救助基地占地3000多平方米,一年租金4万元。”飞燕姐说。

小狗“坐上”轮椅 可以自由奔跑

在现场,3只“坐着”轮椅的狗狗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其中1只黑色中华田园犬的救助者韩姐讲述起她4年前救助“小强”的故事。

“给它取名‘小强’,就是希望它能够坚强地活下去。”今年52岁的韩姐,参与流浪狗救助已有8年时间。回忆起救助小强的经过,她印象深刻。“小强被一个喝醉酒的男子用铁棍追打,后来就钻进车底。”韩姐说,听说这件事后,她和张姐一同去寻找,前后找了三四次,才在附近的一辆车车底发现了小强。

“因为长时间拖行,它的屁股和后肢已经血肉模糊。”看到小强的情况,韩姐和张姐陷入两难,一方面想要救助,另一方面又深知救助它的负担之重。“它那双灵动的眼睛瞬间把我们的心都抓住了。”她们不忍心放任不管,便决定进行救助。将小强送往宠物医院检查后,由于伤势严重,宠物医生建议放弃,但韩姐和张姐坚持为它治疗。于是,韩姐主动提出照顾小强,张姐则独自承担起6000余元的治疗费。

在宠物医院住了3个月,小强被韩姐带回家照顾,一照顾便是两年。“给它换尿布、洗屁股、擦干……”日复一日地细心照顾下,小强的伤口渐渐恢复。为了避免身体与地面的摩擦,韩姐还为它缝制了“裤子”。待屁股和后肢皮肤康复时,小强坐上了韩姐为它购买的轮椅。“现在的小强,坐上轮椅后已经能自由地奔跑了。”韩姐说,之后由于个人原因无法继续照顾,她将小强送到了流浪狗救助基地。

救助已坚守十年 期盼热心人加入

“每天6点多起来,一天喂养两次,清扫卫生两次。”饲养员小张说起了他的日常工作。他说,照顾这些流浪狗要非常细心,尤其是冬天,照顾起来更为繁琐,要根据天气冷暖情况铺床,还要时刻关注它们的健康状况。

飞燕姐介绍,每次有新的救助流浪狗要来,都必须先查看健康状况,进行体内外驱虫检查。检查后视情况除虫、接种疫苗。同时对适龄狗进行绝育,最后才能接到基地喂养。

来到基地后,飞燕姐当起了“铲屎官”。回顾自己救助流浪狗的经历,飞燕姐感慨颇多。2011年,因为邻居家的两只田园猫,她开始救助动物。“当时看到邻居养的两只猫没人管,便开始给它们喂食物。”飞燕姐说,喂养一段时间后,便从养猫变成了救猫救狗。

“救助流浪动物,道路漫长且艰难。”飞燕姐说,基地从今年4月份正式启用到现在,救助的流浪狗越来越多,她们的责任和压力也越来越大。“两名饲养员的工资,加上场地费、狗粮、水、药等开销,一个月需要2万元才能维持运转,希望有更多的爱心人士能够加入流浪动物的队伍中。”(□本报记者 魏晓芳/文 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